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9日电 (张勇)近年来,德阳市工商联以打造“一个”好办法、做到“三个”到位、开展“一批”典型示范的模式,抓实抓活德阳“非公企业50强”评选发布,发挥非公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民营企业的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德阳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集思广益打造“一个”好办法推动评选开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德阳市工商联着力为什么要评选、评选要实现什么目标、要达到什么效果等,经过走访调研、反复征求意见、会议讨论,集思广益扎实谋划一个好的评选办法,让评选活动有章可循,让评选成为重要风向标,发挥龙头示范引领作用。一是“高规格”印发评选办法突出权威性。市工商联积极争取,推动评选办法以市委、市政府两办的名义印发,突出评选活动的“高规格”和权威性。二是创新确定评选范围力求广覆盖。评选办法突出评选范围的包容性,评选不局限于民营企业,鉴于目前企业股权结构日益多元化的实际和发展趋势,以及大力促进“内循环”的需要,把除国有绝对控股的企业都纳入评选范围,市内的外资、侨资、港澳台资企业,以及大量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都确定为评选对象。因此办法将评选对象确定为“非公企业”。三是科学确定评选数量和门槛强调代表性。为了使评选出的企业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示范性、引领性,基于德阳市场主体数量在全省的占比、入围省民营企业100强企业数量、营收规模,将评选数量设定为“50强”,将参评门槛设定为3亿元。2023德阳市非公企业50强营收总额达到1193.4亿元,户均营收总额达23.9亿元,营收中位数为11.7亿元。四是强化评选结果运用彰显“含金量”。办法把重点联系服务、强化示范引领、突出政治安排、强化要素保障、营造良好氛围五个方面作为强化评选结果运用的重点,切实增强评选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含金量”。五是精准限定负面条件确保“非禁即入”。为方便企业参与、简化评选流程,评选设置负面限制条件6项,主要包括严重违反环保、安全、劳动用工、统计、税收等方面法律法规的限制情形。如关于劳动用工方面的限制条件规定为“企业上年度因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受到人社部门责令停产停业及以上处罚的”,只要企业没有上述情形即可参评,而把劳动用工一般行政处罚、企业涉及劳动争议等情形排除,避免征求部门意见时出现各种各样的“梗阻”,有利于更多企业参评。
着力做到“三个”到位夯紧压实评选实效。德阳开展“非公企业50强”评选初衷是“进一步激发德阳市非公有制企业做优做强的内生动力,发挥非公有制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德阳市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绝非权宜之计而搞的“花样”评选。所以,德阳市工商联在评选过程中十分注重过程控制,着力做到“三个”到位,紧扣评选发布初衷,夯紧压实评选实效。一是参评动员组织到位。在两年两次的评选实际工作中,德阳首先通过统计、税务等部门先行梳理符合参评门槛的企业大名单,让区(市、县)工商联、德阳经开区有针对性开展动员发动,同时也把动员组织工作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企业、服务企业的过程。各区(市、县)工商联、德阳经开区以多样的形式走访企业、发动企业积极参加评选申报。广大参评企业在深入了解参评条件后,都能及时准确申报,通过细致入微的动员组织工作,较好地实现了全面申报、应报尽报,突出评选结果的代表性。二是评选结果分析到位。评选结果出来后,单是一份榜单,若不加以系统全面分析、利用,评选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此,德阳坚持参照全省民营企业100强,依托50强榜单,针对入围行业、企业、各项企业指标等深入分析研判,找短板弱项、提意见建议,形成一份成色十足的分析报告,供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掌握了解、决策参考,延伸凸显评选发布价值。三是实施结果应用到位。认真对照办法确定的结果应用激励措施,切实做到结果应用到位,下功夫突出激励效应。如“强化要素保障”方面,在去年电力供应紧张限电期间,在优先保障民生的基础上,重点保障了50强企业用量需求。如“重点联系服务”方面,将“德阳市非公企业50强”优先纳入市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重点联系对象,常态化听取企业诉求、建议、意见,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与此同时,德阳还制定系列政策举措,把50强企业分批分类作为企业“雁阵培育计划”“蓝鲸倍增计划”培育对象,持续加强培优育强,大力推动50强企业实现倍增发展。
扎实开展“一批”典型示范激发内生活力。企业家是一座城市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只有大力弘扬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爱商、敬商、亲商、护商的良好舆论氛围,才能激发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从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是注重鲜明导向。除了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发布榜单、为企业授牌外,德阳坚持多形式大力宣传一批德阳“50强非公企业”突出贡献和企业家先进事迹,让社会大众知晓了解企业,更加尊崇企业家创新创造。二是创设“现身说法”。每年在执委会上都会邀请2-3名50强企业家登上市、县执委会的讲台“现身说法”,分享坚守主业、聚焦实业、创新发展的心路历程、成功经验。三是用好评优评先,为企业家增“面子”。在各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评选和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评优中,重点从“德阳市非公企业50强”企业家中产生。2022年,在德阳市评选出的杰出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中,分别有8名、28名来自非公企业50强。四是突出政治关怀,让企业家既有为更有位。积极推荐“德阳市非公企业50强”企业家担任各级政府经济顾问,切实听取其对相关涉企政策措施的意见建议。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提名时优先考虑“德阳市非公企业50强”企业家,依法依规体现政治待遇和政治关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