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合江:生态养猪环境美 种养循环产业兴
2023年09月11日 14:3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1日电 (杨继忆 廖凯 窦林)“以前我也在养猪场干过,但是那时候养猪没有现在这么干净,人一靠近猪场,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猪粪味。哪像现在,空气中混合着牧草的清香,干起活来都身心愉悦。”9月11日,正在养猪场干活的泸州市合江县凤鸣镇新洋村村民陈光云感慨。

  凤鸣镇高山猪一直备受合江人的青睐,曾经的新洋村开设了很多家养猪场。但随着绿色生态的发展脚步,新洋村多家养猪场因设施设备老旧、环保不达标等原因接连关闭,生猪养殖业也遭遇了发展瓶颈。

  “这么好的猪肉,不能端上餐桌,真的太可惜了。”新洋村党组织书记税思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晚饭后,税思清与家人在林中散步,沁人心脾的空气给了他启发。新洋村山高、人少、空气好,地平、草盛、林地多,不仅在这里生活的人精神抖擞,就连这里饲养的高山猪都肉质细腻,闻起来有股特殊的香气。能不能想个办法,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入到生猪养殖上呢?

  经过多方学习考察,新洋村决定将生猪养殖与牧草种植结合起来,发展种养循环经济。2022年,合江县启动了“万企兴万村”行动,凤鸣镇新洋村推出养循环项目,吸引了泸州旺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目光。就这样,新洋村与泸州旺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结了对子,在凤鸣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下,企业用地、环评等问题都一一得到解决,新洋村生态黑猪养殖基地也顺利在这座高山上落户扎根。

  如今,走进凤鸣镇新洋村生态黑猪养殖基地,200余头种猪已经入栏,原来的200亩撂荒地遍植牧草,浓郁的青草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就如绿色海浪翻滚。在这里,猪粪变废为宝,成为了促进牧草生长的天然养料;待牧草收获后又可加工成绿色饲料,真正做到了种养循环。此外,这群生态黑猪还拥有一个2500余亩的“运动场”,它们每天在林中奔跑,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有机草,“身价”也成倍增长。

  “以前是有地变不了现,有力找不到地方使,现在好了,我家的地租给了公司,每亩租金400元。再加上我在养猪场的务工收入,一年挣3万多元不成问题。”村民陈光云提起土地流转和养殖场务工的事,脸上满是欢喜。

  目前,凤鸣镇新洋村土地流转面积超过1000亩,村集体经济公司通过统一流转土地、入股分红、提供服务等获得收入,同时带动周边100余户就近就业,户均增收5000元,2023年底新该村集体经济收益有望突破15万元。下一步,新洋村将建设完成一个集地暖、空调、5G网络、自动喂养于一体的现代化养殖场,引进2000头安装有GPS定位的仔猪,为种养循环插上科技的翅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