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1日电(吴平华)简阳法院紧扣“六个优质化”工作要求,对标2035年“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立足本院执行改革工作基础和实际,坚持服务群众、服务法官、服务管理理念,扎实推进执行案件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法官获得感和管理精细化水平。2023年1至7月,无纸化办结执行案件7263件,执行工作核心质效指标始终保持在成都法院前列。
坚持服务群众:简化立案手续事务集约办理
制定执行案件无纸化办案细则和《执行案件电子卷宗编目规则》,明确执行案件必要纸质材料和非必要材料,当事人立案时仅需提供身份材料和申请书,立案人员将法院通过诉讼案卷已掌握的身份信息、送达地址确认书、裁判文书等材料一键导入执行电子卷宗即可完成立案。
开通网上立案、邮寄立案服务,推广使用“阳光执行”小程序,当事人可以远程办理执行立案、提交线索、咨询留言等事务。设立执行“一窗通办”窗口,在办案材料及时扫描入卷的基础上,窗口人员通过查阅执行电子卷宗即可一站式办理进度查询、预约法官、转递材料等12项辅助性事务。
坚持服务法官:事务线上交办 集中精力裁决
自主研发“云流转”系统,实现对执行材料登记、扫描、编目、入柜、借阅、结案、归档全流程管理,重要材料系统自动短信提醒执行法官,材料流转更可视、可溯,事务处理更及时高效。
创新建立执行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文书送达、财产查控、外勤调查、评估拍卖、司法惩戒等22项辅助事务,办案法官通过“事务交办”“综合送达”等线上办案模块,将需要办理的辅助事务指令在线推送给执行服务中心相应团队,事务团队按办案权限查阅电子卷宗材料,并通过执行系统或“智慧执行”APP在线接收工作任务、反馈完成结果,彻底变纸质卷宗“单线程”办案模式为无纸化办案“多线程”运行模式,执行法官集中精力处理裁决事项、辅助人员集约高效办理辅助事务,大幅提升办案效率。
1至7月,关键节点无超期,平均执行用时缩短至45.88天。
坚持服务管理:审签更有底气监管更加精准
严格落实过程材料及时扫描入卷,局领导先详细查阅相关电子材料,再就执限变更、保全、终本、案款支付等事项进行审核审签,判断更有依据,审签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依托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探索推行执行流程标准化改革,定期开展节点用时大数据分析,精确计算各节点用时平均数、中位数,准确定位流程堵点以及办案易错环节,切实为合理确定各节点用时考核指标、各岗位人力资源配置以及业务培训课程提供了依据。1至7月,进一步压缩17个流程、53个节点用时,在线退回审签申请178件次,开展查控、处置、兑付等易错环节培训6次,首次执行案件终本结案率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首次执行案件执行到位率超过6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