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2日电 (上官昌淮 李天雷)12日,由在川央企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和浙能集团联合开发的“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分离应用技术研究及浙能先导示范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全国首个城燃-氢能制储掺输分用一体化示范项目成功投运。

发展氢能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氢气具有单位质量热值高、环保、来源广泛、可再生的显著优势,但是由于氢气难压缩、易泄漏、爆炸极限宽等,对氢气的储运、输送等提出了巨大挑战。
据了解,天然气管道掺氢不仅能够有效联通传统化石能源供应新能源,而且能大规模储存氢能、降低天然气利用过程的碳排放强度,和新建纯氢管道相比,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可大幅降低投资成本,因此将氢气掺入现有天然气管网实现“输送”与“利用”是打通传统天然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桥梁。因此,天然气与氢能融合发展,不仅成为氢能储运、输送、运用的重要发展方向,而且成为保障安全、实现能源深度脱碳的重要选择。
为优化能源结构和落实“双碳”目标,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和浙能集团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己任,2022年共同启动了“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分离应用技术研究及浙能先导示范项目”,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以及示范项目的设计建设。该项目涵盖绿电制氢、管道储氢、天然气掺氢、含氢天然气分离以及掺氢天然气燃烧利用等全产业链,设计天然气掺氢比例30%。项目分两期建设,西南分公司参与了本项目技术研发,承担了示范基地设计、主试验设备的供货。

该项目自2022年启动以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联合浙能集团、浙能天然气集团组成专项攻关团队,开展氢气与天然气掺混、输送工艺及分离提纯的各项关键技术、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的研究,以及掺氢橇、制氢设备、分离橇的攻关设计和制造,高质量完成了示范项目选址、建设方案等,并且研发形成了包括“掺氢天然气/纯氢管道输送技术”“含氢环境下材料适应性评价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且高质量完成了示范基地设计和示范项目的建设投运。
随着该项目投运,将进一步扩大掺氢降碳、掺氢储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景和终端市场培育,对“双碳”目标下进一步调整地区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意义重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