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应急:连续3年获全国应急管理新闻宣传暨学报用报先进单位
2023年09月16日 10:0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6日电 (何芳 舒兰)近日,刚落幕的应急管理新闻舆论阵地建设座谈会上,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再获“全国应急管理新闻宣传暨学报用报先进单位”称号,这是该局连续三次荣获该称号。

  近年来,泸州应急通过线上互动、线下体验,组织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云直播”活动,点击量年均100余万人次;开设“应急365”广播电视专栏,超108万人次在线话安全;开通公交安全文化专线,普及安全应急知识;全程直播“护航”系列综合应急实战演练,500多万人次网上学安全。“我知道!要先试一试门把手的温度。”“我们平时还要经常检查灭火器。”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参加,共同识风险学安全。

座谈会现场。泸州应急供图
座谈会现场。泸州应急供图

  “快跑!”2023年7月27日凌晨6时左右,受上游强降雨和来水影响,叙永县水尾镇境内大同河水位迅速上涨,淤泥、洪流裹挟而下,部分农田和道路被淹,房屋瞬间“支离破碎”。得益于多年全民参与实战化演练和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的完善,当地提前组织265户675人10分内成功转移避险。30分钟后,楼房被淹,房屋垮塌,无人员伤亡。

  此外,泸州应急拍摄制作的《偏离安全轨道的高速公路》《一般事故不一般》等警示片,采写《化工企业30余名中高管和安全骨干离职安全管理水平“断崖式”下降》《勿以小“微”而不为》等曝光重大隐患,警醒各方履职尽责。同时,建立企业内部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广泛发动企业职工全员参与,形成安全共治格局。2023年以来,该市共接报治理隐患18650个,其中重大事故隐患40个,兑现奖励111.98万元。

  2023年3月,泸县玉蟾街道“朝阳社区安全体验空间”正式启用,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该空间总投入人民币40万元,占地190平方米,采取“培训教育+互动体验”的方式,让群众在体验过程中学习安全知识。“把安全体验空间建在我们身边,以后大家学习安全知识也更方便了。”闲暇时刻,到安全体验空间度过充实时光,已成为许多周边群众的生活习惯。

 颁奖仪式现场。泸州应急供图
颁奖仪式现场。泸州应急供图

  近年来,泸州各地建立“安全文化科普教育基地”“防灾减灾馆”等安全宣教场馆,打造“老旧小区消防达标建设”“农村安全积分超市”“安全贤内助”等典型样板,创建国家级减灾示范社区37个、省级安全社区57个,大力推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全域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开花结果,让安全理念唱响基层每个角落。

  遇到火灾、洪水等灾害时,应该如何应对?防灾减灾日,一部名为《防灾知多少》的宣传视频用2分51秒回答了如何防灾减灾。视频通过主持人走上街头,访问市民们,聚焦一线“大家说安全”,发布后,迅速在网络上刷屏。

  如今,在泸州,商场、大厦等公共场所和公交车、的士等交通工具上,播放的是安全公益广告;小区楼院里,见到的是安全志愿者把安全知识派送到家;媒体直播间里,发出的是抓安全保平安的好声音;手机里,点击的是一条条安全公益短信……

  培厚安全的土壤里,安全的种子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心安全、参与安全、追求安全,推动当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7年“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