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0日电 (张世浩 颜克)近日,走进德阳什邡市洛水镇杨春茶种植基地,一望无垠的茶树铺满山坡,犹如滚滚绿浪。
基地里,种植大户钟磊正在忙着田间管理,为来年丰产丰收做准备。曾经依靠传统方式种植杨春茶的村庄,土地亩产仅有300余斤。如今,依托什邡市工商联“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引领,在当地企业的带动下,洛水镇杨春茶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不仅产量翻了倍,销售价格也提升不少。
目前,杨春茶种植基地已建立示范茶园60余亩,标准化管理生态茶园180余亩。今年1-9月收购茶叶鲜叶10000kg,生产加工毛茶2000kg,解决当地劳务用工50余人,居家灵活就业100余人,定期培训指导带动农户60余户参与茶叶种植与管护,实现洛水镇李冰村及周边村民创收50余万元。
“依托洛水镇产业特色,打造‘村企共建’乡村振兴点位,不仅推动了村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实现村企共建共连共赢,也进一步助推了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和乡村设施的建设。”什邡市工商联副主席张永生说。
自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什邡坚持高位推动,全面总结“万企帮万村”行动经验,创新工作举措,率先出台什邡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相关单位职能职责,成立“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万企兴万村”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经开区)成立工作专班,推进工作落地落实。
据了解,截至目前,什邡市106个村(涉农社区)建立了由77家工商联执委企业和32家规上企业组成的“万企兴万村”行动台账,共签订村企结对帮扶协议80余份,达成项目合作意向32个,助农增收500余万元,带动村民就业1000余人。
“通过健全完善和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支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新兴业态,切实发挥了民营经济人士的表率带头作用,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就地就近的就业机会,带动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张永生表示,接下来,什邡市工商联将继续充分发挥商会平台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实现村企共同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