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0日电(吴平华 罗景萍)清风徐来,柠香扑鼻。当前正是柠檬大量上市季节,19日,在高县沙河镇白庙村的凯华柠檬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柠檬树硕果满枝,散发出阵阵清香,上百名工人穿梭在连片的柠檬地里忙碌着采摘、运果,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基地每天有300余名工人在集中采摘柠檬,日均采摘量在200吨左右。”基地负责人罗敏介绍,沙河镇地势平坦,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柠檬生长,2015年,企业在此流转了5000多亩土地种植柠檬,涉及全镇8个村32个社,通过“公司+基地+专合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白庙村为核心打造“柠香田园”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1700余户农户,大力发展柠檬产业。目前,基地年产柠檬8400余吨,收购周边种植户鲜果1000余吨,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

采摘下来的柠檬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基地附近的凯华柠檬加工厂。车间内,全智能水果洗选生产线正在飞速运转,一颗颗鲜柠檬通过自动清洗、筛选后被分类打包装箱,等待运往全国各地。
罗敏介绍,为了进一步完善柠檬产业链布局,企业配套建设了1.5万平方米的柠檬加工厂房和2.2万立方米的保鲜库,可实现日洗选柠檬80吨,初级加工包装鲜果70吨,年冷储鲜果3500吨,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柠檬不仅供应给国内多家知名茶饮,还出口到了俄罗斯、东南亚等地,成为当地一张亮眼的产业名片。
金灿灿的柠檬果,不仅让种植户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随着柠檬大面积开采,基地和车间也进入了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候,每天大约有500余名工人在此务工。
“今年62岁了,在厂里包装柠檬,工作轻松,一个月下来还是有两三千块钱收入,老了也能赚钱,开心。”村民李荣会乐呵呵地说。
除了加工厂,柠檬基地日常管护常年可吸纳上千人劳动就业,每年劳务支出超过1100万元,固定向农户分红30余万元,“酸柠檬”变成了“甜蜜果”。
目前,沙河镇柠檬产业示范片区面积超过1.2万亩,初步形成了以柠檬种植、销售、加工、农业观光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通过借助电商优势和龙头企业引领,进一步扩宽销售渠道,小小柠檬沿路出村,香飘四海,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大产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