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举行“工匠炫技”项目路演
2023年10月24日 11:3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4日电  近日,2023年双流区“工匠力量创新希望”工匠炫技暨职工科研成果项目路演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核聚变研究基地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总工会指导,成都市双流区总工会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工会联合举办。

  大会分为工匠炫技环节、重点项目路演推介和会后核聚变科普基地参观交流共三大板块。双流区各企业单位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家、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技术工人、工匠、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负责人莅临大会现场。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刘仲华,双流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罗钢,双流区总工会党组成员、提名副主席宋岚,双流区人大代表、双流青年企业家协会轮值会长、BB·Mall明城购物中心执行董事彭冲出席大会。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刘仲华向大会致辞。他指出,在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圆满举行,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浓厚氛围下,隆重举办本次“工匠力量创新希望”工匠炫技暨职工科研成果项目路演活动,西物院能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单位,是对全院广大职工的极大激励。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刘仲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供图)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刘仲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供图)

  刘仲华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西物院发展情况。西物院创建于1965年,是我国最早从事可控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专业科研院所,国家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中聚变堆研发的核心单位,是我国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重要支撑单位。建院近60年来,西物院坚持“开发核聚变能源,造福子孙后代”的宗旨,秉承“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勇担国家聚变能源开发使命,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后建成中国环流一号、中国环流新一号和中国环流二号装置,并倾力打造成功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大国重器。西物院在致力于核聚变能源开发的同时,不断推进聚变中间技术应用研发,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显著优势的军民两用技术,服务于国家一大批重要战略装备应用,为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物院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成多个省部级重点研发中心,设有多学科硕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创办了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科研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近几年来,在成都市总工会、双流区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西物院培养了13名工匠人才,成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和技能骨干。他们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带徒授业,传承技艺,在中国环流大国重器建设与运行维护、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攻关、等离子体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了重要成绩。

  大会上,成都工匠西物院的代表王金,以复杂形状模型盲拼方式,展示了在受限空间内壁高密度零部件精确安装技艺。王金擅长精密安装、特种焊接,从事该工种27年。进行试制、攻关和革新30余项,总结提炼特色操作法6项,并取得多项发明专利。

  大会展示职工科技成果部分项目12项,这些聚变中间技术成果涉及环境保护、医废无害化处置、监测检测、材料表面改性等行业,技术领先、熟度较高,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便携式液体元素在线分析仪和车载可移动式医疗废物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作为重点推介项目,在大会上进行了推介演讲和现场答辩。

参观核聚变实验基地。(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供图)
参观核聚变实验基地。(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供图)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核聚变实验基地,并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