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7日(胡程坤)“彝海结盟”精神的传承需要身体力行,才能薪火相传。我不仅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还要团结更多青年教师参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为宣汉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近日,谈及未来的计划和奋斗目标,达州市宣汉县厂溪镇梨子中心校教师果基里姑如是说。

果基里姑,是宣汉县厂溪镇梨子中心校教师,也是彝海结盟主人公果基小叶丹的第四代后人。
如今88年过去了,果基里姑在祖辈父辈们的代代相传中,继承了“彝海结盟”精神,从大凉山来到大巴山这6年教学岗位上,他始终用青春和汗水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彝海结盟”。
厂溪镇梨子中心校地处山区,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该校实施幼儿学生及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住校食宿托管服务,而果基里姑就是幼儿班的班主任,他每天早上为学生洗漱、梳头、叠被、穿衣穿鞋;下午放学后对留校住宿幼儿进行课余管理、安排体育活动;晚上送学生回寝室,给学生接热水、脱衣服、盖被子等……果基里姑将满腔热忱投入工作,悉心关爱每一个孩子,家长们对他赞不绝口。幼儿师幕垚的妈妈说:“果基里姑老师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对待,我们都把他当亲人,逢年过节都争着邀请他到家里做客。”
不仅如此,他还是学校的统战宣传员,在厂溪镇党委的指导下,经常利用主题班会向学生宣讲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同时结合县委统战部下发至乡镇的统战工作“月度清单”,在学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