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0日电(吴平华)近日,宜宾市叙州区的10万余名居民通过叙州之窗、清廉叙州、酒都惠等网络投票平台进行“百姓点餐”,以“公开评选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活动为载体,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基层治理问题在哪里,群众最有发言权。叙州区按照“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机制,通过网络票选、“廉政坝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开展“大梳理”“大走访”“大调查”“大征集”活动,收集到一批反映群众出行难、物业管理差、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典型问题,叙州区纪委监委靠前监督、跟踪问效,深挖彻查群众烦心事、揪心事背后的风腐问题,以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内,叙州区纪委监委派出“政务服务监测员”,对社保、医保、房产等窗口进行体验式监督,对窗口单位能力作风全方位“体检”,更精准地保障群众办事体验感。
为分层分类精准施治,叙州区开展“码上举报”“问题起底”“清障护企”“阳光监督”四大专项行动,建立双向沟通机制,由原来的“政府监督”向“百姓监督”转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收集在反馈同类项最多、问题反映最突出、信访举报最频繁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10余条。
与此同时,围绕“由谁来干”“如何评价”“怎么改进”,叙州区通过厘清部门职责,制定整改清单,进行“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式落实”;各责任单位则通过“单位APP+公告栏”“集中晒+固定晒”的方式,对其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晾晒”,接受百姓监督;叙州区纪委监委制发督查方案,通过随机抽查、暗访检查、现场调查、群众走访、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存在问题进行“回头看”,推动全区民生事项“真落实”。
紧盯“不满意问题”根源,叙州区纪委监委由整改个性问题到破解共性问题、由特殊问题推及普遍问题,强力推动化解一批、协商落实一批、办成办好一批民生事项。今年以来,全区紧盯群众、企业反映强烈的“办事难、事难办”等问题,让“最多跑一次”成为工作常态;通过对群众信访反映问题精准分类、逐件核查,充分化解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利益;解决损害营商环境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共5批次10个问题;帮助21户企业加快获得民营企业贷款贴息367万元,协调降低部分餐饮企业用水成本80万余元,解决“廉政坝坝会”问题358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