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翠屏:稻蟹田里话丰收 稻香蟹肥产业旺
2023年11月03日 11: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3日电(吴平华 朱思雨)近日,在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新牟家庭农场的长江蟹正茁壮生长。农场养殖户石勇一边看护蟹稻田一边说:“上个星期我们刚刚收割了地里的再生稻,收成不错!这段时间螃蟹也正陆续上市,每只能长到二两五左右,看来今年是个丰收年!”

 稻蟹田。朱思雨 摄
稻蟹田。朱思雨 摄

  养殖户石勇原是建材行业从业者,2018年,他看中稻虾复合种养殖产业的前景,决心返乡创业,种起了“稻虾田”,不久后的稻虾悉数丰收,也让这位“新农人”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

  2020年,在了解到外地稻蟹产业前景后,石勇总结稻虾养殖成功经验,开始尝试“稻蟹养殖”模式。“第一年没经验,不知道螃蟹行动能力那么强,大部分都顺着田坎跑光了!”石勇笑道,后来他和家里人重新寻找更适宜养殖螃蟹的田地,调整养殖模式、安上高清监控,这才让螃蟹“安心”待在了自家稻田里。

长江蟹在水稻田里休憩。朱思雨 摄
长江蟹在水稻田里休憩。朱思雨 摄

  稻蟹种植,顾名思义,即是在水稻田中养殖螃蟹,水稻可为螃蟹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螃蟹以水中动植物为食,可以清除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同时,螃蟹的行动可起“松土”的作用,螃蟹产生的粪便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变土壤环境。这对“黄金搭档”的默契配合可真正实现“一田多用”,切实提高土地收益率。

  值得一提的是,新牟家庭农场也是翠屏区首家实行稻蟹混合种养殖模式的家庭农场,总养殖规模80亩,其中稻蟹田规模约30亩,稻蟹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石勇表示,下一步,农场将扩大规模、引进优质螃蟹品种,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稻蟹产业中,同时将探索注册新品牌、开设专营店,助力打响“牟坪稻蟹”靓丽名片。(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