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丹巴:支教夫妻创新“双师”云端课堂
2023年11月05日 17:1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5日电 (拥措)“张老师讲《DNA的结构》时,另一位丁老师也出现在课堂上,他通过在线跟大家对话,从没听过这样有趣的生物课,”近日,丹巴高级中学班学生玛仁真听了张璐老师的生物课后如是说。

正在上课的张璐老师。丹巴融媒供图
正在上课的张璐老师。丹巴融媒供图

  2020年,张璐老师爱人丁正中赴西藏那曲高级中学支教。2022年,丁正中的爱人张璐也踏上了前往四川丹巴县高级中学支教之路。

  丹巴县地处高山峡谷地貌,自然灾害在这里能建成“中国地质灾害博物馆”。当地有能力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了成都、绵阳等大城市上学,留在当地的孩子基础相对较弱,学习动力也不足。“要讲最基础的,现成学习资料不一定用得上,要额外找练习和资料,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张璐老师称。

  怎样调动学生兴趣,更好完成课堂教学?张璐想到了最亲密的战友丁正中。虽然家里和单位担子更重了,丁正中还是欣然应允,他总觉得跟高原民族地区孩子有缘。接下来,伉俪二人设计了深度融合的“线上线下、同课同上”模式,分工合作,线上丁正中负责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知识讲授、重难点解析任务;线下张璐负责课堂组织、即时点评辅导、个性化指导、课堂总结等任务。

丁正中老师通过线上给同学们教学。丹巴融媒供图
丁正中老师通过线上给同学们教学。丹巴融媒供图

  线上课堂开始后,远在浙江金华的丁正中老师担任线上主讲教学任务,围绕DNA亲子鉴定的生动情境,引入DNA应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与此功能相适应的主题;巧用科学史,深入浅出,层层推进,让学生沿科学发展进程逐步构建出DNA结构模型。紧接着线上线下两位老师共同梳理DNA双螺旋结构主要内容,从“链、内外、配对”三个层面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提升。最后线下张璐老师组织学生利用自制材料自主构建DNA实物模型,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心得。

  课程中,学生们听得很认真,远在浙江讲课只在视频里露脸的丁老师让同学们觉得很新奇,“浙江老师讲课很吸引人,他一上来就讲了个故事,大家都很喜欢听。”班玛仁真称,自己和同学们都觉得这种课堂形式很新颖,很感兴趣,不知不觉就把知识学了。

  据了解,双师课堂同教打通了课堂地域阻隔,实现了网络教学与现场教学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正进一步加强金华和丹巴的教学联系,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力推教育帮扶工作精准、有效、可持续发展。”浙江金华一中副校长、挂职丹巴高级中学校长金惠忠表示,将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共富,实现教学同频共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