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竹:3000余台机械助力冬小麦高效播种
2023年11月08日 15: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8日电 (张娟 牟文)眼下,正值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绵竹市3000余台农业机械来回穿梭在田间地头,助力冬小麦高效播种,为来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11月7日,在绵竹市鑫顺鑫农机专业合作社,两名工人将备好的冬小麦种子、肥料一起放进播种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农机手在田间来回作业,一次性完成旋耕、碎土、开沟、施肥、播种和镇压等多道工序,达到省工、节本、增效的目的。“我们承包了700余亩土地栽种冬小麦,种子和肥料都选的优质产品,亩产在700公斤左右。”该合作社负责人周先菊说,现在2台播种机同时作业,每天能播种160余亩,几天时间就能播种完成,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播种机正在播种。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播种机正在播种。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了抢抓晴好天气,提高秋播效率,作业现场还有无人机协助,田间地头热闹非常。“航向设置完成,准备起飞。”只见在合作社成员史学伟娴熟的操作下,一架装有小麦种子的无人机缓缓升空,种子均匀地洒落在田间,3分钟便完成了一亩田的播种任务。

  “无人机一天可播种小麦300亩左右,和传统的人工播种方式相比,省时省工省力,大大节约了农机和人力成本。”据史学伟介绍,使用无人机播种,能够精确控制每亩地的用种量,保证播种质量,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无人机播种。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无人机播种。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绵竹秋收秋播的主力军。绵竹在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同时,也在有力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让种植户省心又省力。

  在汉旺镇川木村17组,来自绵竹市华亮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们正驾驶着4台播种机轮番作业,一粒粒麦种随着播种机的翻动被播撒进土里,孕育着来年丰收的希望。该合作社负责人刘亮介绍,从10月底开始,播种机每天都在田间作业,为种粮大户提供播种服务。

  “经过多年推广发展,绵竹冬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已超过95%。全市现有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130余家,拥有各类机械3000余台,覆盖冬小麦生产各个环节。”绵竹市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站副站长付俊说,一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还将托管服务由“耕、种、管、收”等“产中”环节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拓展农资直购、技术指导、粮食销售、订单回收、代烘代储等服务,让“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等难题有了“新的解答”。

  当前,绵竹27万亩冬小麦播种进度正按计划有序推进,绵竹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冬小麦的良种选择、精量播种、科学管理等开展全过程、跟踪式线上线下技术指导服务,为来年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同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目标,持续推进小麦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