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9日电(王丽)2023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即将在四川青神县启幕,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懂竹、爱竹人士将在一次次赏竹艺、品竹宴、看竹景活动过程中,加深对青神竹的印象,青神竹元素也将通过与会人群走向更为宽广的天地。

近年来,青神厚植生态优势,以绿色生态为底色,大力提升城市品质,造就了这片美丽的生态沃土。但这一抹抹绿色,无不是从需求端出发,一场场竹博会,小小竹子成为对外开放发展的重要载体,搭建起了“N”条路径。
“这是竹篾,可通过手中小工具把它变成像头发丝一样细的竹丝……”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非遗体验项目现场,青神竹编在成都大运村互动体验中心闪亮登场,竹编非遗传承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现场教授竹编编织手法。“竹编真是有趣又神奇,了解到这项传统技艺是祖辈传承,十分感动。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中国对传统技艺保护得很好,人们也懂得如何去欣赏传统技艺,希望这能一直传承下去。”受邀到成都大运会展示青神竹编,青神云华竹旅有限公司准备了2000份宏“兔”大展竹编礼包,选派了4名竹编传承人现场授课,指导运动员们体验制作心仪的竹编作品。

同一时间段,一批来自非洲的年轻人也感受到青神竹编技艺的神奇魅力。“希望学有所成,将知识和技术带回去,助力经济发展。”来自几内亚的24名学员通过课堂学习、现场实操、研讨交流、文化体验和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为期40天的竹编技术学习。“将以培训班为契机,不断丰富拓展竹编培训基地功能,持续擦亮‘青神竹编’金字招牌,为全世界培养更多优秀竹编人才。”青神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华介绍,作为国际竹藤组织培训基地,青神长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竹资源利用方案和智慧。目前已在厄瓜多尔、肯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竹产区国家建立非遗传习所61个、国外竹艺培训点17个,来自30余个国家(地区)的万余人参加了培训。

四川省满竹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松来回奔走在成都全球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和青神总部间,竹编、竹浆、竹纸等青神竹制品的研发、宣传、推介、报关、运输等等细节都需要她的参与。每年从邹松手中报关出国的青神竹制品达上百万件。
为打开竹产业发展格局,青神县加强与国际竹藤组织、国际竹藤中心、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合作,举办竹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竹艺文化发展联盟,联合13个全国竹业重点区县组建“中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并共同发布《青神宣言》,青神竹制品进入48个成员国市场;以“青神竹编”为核心,深度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活动,推动竹产业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典范。

在国内,以青神竹编为代表的青神竹制品频频“露脸”,知名度也不断攀升。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青神竹编先后参与了北京世园会、广交会、上海进博会等专业性会节活动50余次。随着一个个精美的竹制品走出国门,一批批竹专家深入探索,一次次竹文化的交流碰撞,青神县以竹为桥,架起了国际国内沟通交流、互惠互利的桥梁。
热度背后,人才队伍和技术合作走出去非常关键。在这方面,青神本地本色纸龙头企业——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走出去战略的践行者,也尝到了走出去后的甜头。斑布品牌诞生于2014年,是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也是青神竹制消费品中的金字招牌。近年来,该公司同芬兰国家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和项目合作,积极开展竹材生物质精炼技术和竹材全价利用研究等20多个科研项目攻关,已成功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获得相关专利授权49件、版权登记328余件。

世界一流的竹艺精品《清明上河图》成为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镇馆之宝;“青神竹龙”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获誉“最长竹编舞龙”;“青神竹桶”成为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中外领导人“共培友谊绿洲”活动的植树专用桶;“青神竹编”作为国礼赠送多国政要,更与国际知名品牌等合作,走出国门,走向国际……青神竹编的故事,还在继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