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5日电 11月15日,走进甘孜州道孚县泰宁镇,乡间道路畅通无阻,藏式民居错落有致。山水之间,游客三五结伴、闲庭信步、拍照合影,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村慢时光。

“每到节假日,游客特别多,房间都是供不应求,除了餐饮住宿,农产品也受到了众多游客的喜爱。”泰宁镇一家民宿老板谈及家乡近年的变化称,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山区变景区,土产变特产,民房变客房……迎来了游客,吃上了“旅游饭”,直接扩宽了增收路。
据道孚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泰宁镇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七世达赖喇嘛行宫,始建于1728年清皇家寺庙属格鲁教派的“惠远寺”,以及十一世达赖出生地甲洼绒群、酥油泉,是藏汉文化融合的具体例证。除此之外,泰宁镇辖区还含亚拉雪山、木雅噶达惠远寺两个4A级旅游景区、地处G248主线,旅游资源丰富。
如何将优势资源融入和美乡村建设?泰宁镇给出了答案——“农文旅”融合发展。
秀美山水为镇子带来了“流量”,泰宁镇抓住机遇,依托道孚县一年一届的木雅噶达风情赛马活动,以及惠远寺的法会,吸引了周边民众以及游客的到来。在节假日期间,更是游人如织。据悉,今年国庆期间,全镇累计接待游客18万人次,同比增长36%;实现旅游消费225万元,同比增长31%。86家民宿投入运营,接待游客量达5000余人,民宿实现旅游消费100万元左右,餐饮约30万元、售卖农产品约10万元。
“农文旅”产业的兴起,不仅把“诗和远方”带到泰宁镇村民身边,也把幸福生活带到了眼前。泰宁镇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综合效益,完成32.8公里的景观大道、旅游通道修建,建造旅游服务区及观光栅道6处,停车场5个、星级旅游厕所6个、旅游标识标牌20余套,“木雅文化”特殊风貌外墙改造1.32万㎡、完成348户农户大门改造、安置太阳能路灯建设82盏,提升改造赛马场1座,每年为相关群众带来旅游收益户均6500元。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泰宁镇不断加强文化建设,让乡村浸润更多的文化味。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农家书屋建设,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挖掘和传承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组建非遗传承团队;倡导科学、健康的文化新观念,不断丰富辖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组建各类文化社团,组织开展跳锅庄、藏戏、唱山歌等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泰宁镇充分利用“三微一端”“村村响”广播等宣传平台,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移风易俗等活动。
下一步,泰宁镇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更好地满足游客游玩需求,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让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让百姓参与振兴,让振兴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新村画卷,让乡村振兴在这里跑出“加速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