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乐山峨边: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质量
2023年11月20日 09:5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0日电 (刘刚 李明豪)近年来,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坚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位置,紧盯人才培养、使用关键环节等,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质量。

  精耕细作,培育乡村干部。分类建立乡镇、村级后备干部2本台账,发现识别乡镇后备干部42名、村(社区)后备力量297名;推行“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交流研讨”和“县内+县外、课堂+现场”等培训方式,开展年轻干部铸魂工程、常职干部培训等,创新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培育合作,深入实施村常职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全覆盖”培训三年攻坚计划;举办“乡镇书记论坛”和“峨边青年干部大讲堂”,着力构建覆盖村干部、青年干部、科级干部的“全链条”干部选拔培养机制。

  深耕实作,赋能专业人才。引进教育、医疗、科技帮扶专家和定点帮扶人才22人,细化帮扶任务责任清单,确立工作目标,明确主管部门职责,为充分发挥“组团式”帮扶人才作用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探索“项目+团队”的“师带徒、团带团”人才培养帮带模式,先后选派80位人才到乐山一中、市中区人民医院等单位进修学习、顶岗培训;深化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蓝鹰工程”,协同培养“蓝领鹰才”,鼓励县域内企业联合职业学校通过“订单班”和“协议生”等方式吸纳技术人才;推进与四川省农科院、西南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博士工作站4个,柔性引进硕博人才23人,建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聚土垄作,加速能人培养。始终坚持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分层分类建立实训基地29个,从“农村家庭能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6名,发展中共预备党员58人,支持家庭能人发展产业项目37个;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乡村振兴产业园区等,打造“匠人”综合培育平台,以培养技能就业、技能创业、技能兴业的“农村技能人才”为重点,培育本土匠人109人;围绕彝族刺绣、乡村电焊工、茶艺制作、林果嫁接等项目,广泛开展乡村工匠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激活农村本土实用人才内生动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