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1日电(吴平华 赵芳)“这块荒地开垦出来后就种了玉米,今年的玉米收成不错”。近日,宜宾市筠连县乐义乡纪检监察干部再次对陶坪村的耕地流出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督查,撂荒地已变成了丰收地。
筠连县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责任,坚持“谁撂荒谁整治”原则,宣传引导落实主体责责任,坚决防止“非粮化”,确保“良田粮用”,进一步优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强化集体经济组织政策扶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推动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与此同时,筠连县纪委监委也将耕地流出整改监督作为乡村振兴与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并开展专项监督。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规划局以及各乡镇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摸清底数、建立问题清单,分类施策、形成“一村一方案”“一地一策略”,精准推进,动态更新。对推进整治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乡镇进行警示约谈,以查促改,排查“唤醒”撂荒地,有效确保荒地不“荒”,群众增收有“地”气。
“我们对辖区内的所有图斑进行实地走访,掌握整体情况,打好工作基础,根据片区划分“责任田”,确保高质量完成耕地流出整改工作。”乐义乡纪委副书记邓启介绍。
乐义乡按照“属地管理、属事管理”原则,明确整改任务,制定整改措施,深入推进耕地复垦工作。乡纪委充分发挥“两员”监督力量,对整改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认真开展分析研判,严查走过场、假整改等弄虚作假问题;对整改中存在的风险点、反弹点、不足点进行再指导、再督促、再落实。截至目前,已开展监督检查6次,现场反馈问题4个,对整改进度缓慢、整改不到位的3个村党支部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
“把推动图斑整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日常检查、专项监督、部门协查、地方自查,确保任务认领、整改推进、耕地复垦全过程监督。”县筠连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说道,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重点在于对标对标,逐个击破,并找到适宜种植的作物,确保耕地复垦的持续性。截至目前,已细化工作任务10余项,发现问题21个,督促落实耕地整治措施9条。
据悉,筠连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开展对流出耕地恢复补充的监督检查,充分运用“室组地”协同联动,深挖彻查耕地恢复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