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简阳市:城运中心共建“一个大脑” 推动解纷“最多跑一次”
2023年12月13日 13: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3日电 (吴平华)“真没想到,我们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近日,家住简阳市简城街道华西社区恒新家园的居民张先生说起噪声污染得到解决的经历,感叹道。

  “压缩机电公司更改为搅拌厂,每天长时间施工,噪音影响恒新家园居民休息,大家强烈要求相关部门整改,如果他们不去处理我们就去处理。”华西社区的微网格员获悉这一讯息后,通过智慧蓉城综治平台的诉源治理模块移动端“点单”。简阳生态环境局诉源治理分中心赓即“接单”,迅速派出执法人员,联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依法成功处置,还了群众一片“静”。

  如何实现“群众摇铃,相关部门快速报到”呢?简阳市城运中心结合简阳市工作实际,立足本职,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依托智慧蓉城综治平台,通过“模块扩建”方式共建诉源治理“一个大脑”,变“多部门的N件事”为“当事人的一件事”,巧妙有效地解决“为民题”。将110、信访、网格上报、社区自排等方式来源的矛盾纠纷事件统一汇集至诉源治理信息化平台,平台通过对事件进行事件去重和分类,实现全市事件统一管理。梳理全市矛盾纠纷调解统一标准,并按照“调解优先、诉讼断后”原则,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辅助,实现从矛盾纠纷登记、矛盾纠纷调查、多部门联合调处、调解协议线上签署、司法确认线上申请裁定、证据保存、矛盾纠纷归档保存等诉源治理工作全程网上办理。根据不同层级需求,对平台受理录入的事项可按办理部门、办理状态和事件类别等进行多维度分析和统计,并对未调解、调解成功和调解失败的事件按照类型和原因进行多维度智能统计和分析。同时,在简阳市诉源治理信息化平台,通过案补规则全流程智能生成材料,调解员能快速完成案补程序,降低激励门槛,激发调解员积极性;通过法院协同,实现调解后司法确认全流程线上化、智能化掌控,降低调解成效固化门槛;整合共享全市各类调解力量探索“法律超市”,明确调解员身份、特长、公益和非公益,支持各部门(单位)按需搜索查询。简阳市城运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设诉源治理信息化平台,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各部门数据信息实时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诉源治理工作更智能、更高效。

  据了解,简阳市诉源治理平台分成PC端、移动端微信公众号两个应用系统,具有多元解纷、实时动态预警、司法确认线上办理等多项复用价值和实战价值的功能。自7月下旬建成投入以来,已接入5431名各类解纷人员,社会解纷人员占48.6%,累计处理1.3万余件纠纷,法院综合调处成功率约23.59%,镇街综合调处成功率约98.196%,为诉源治理工作提供智慧支撑,打造具有简阳市特色的“诉源治理信息化平台”。

  市民反映的噪声污染问题当天就得到处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了矛盾问题扩大,获得了周边群众的点赞。简阳市通过诉源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满足不同场景、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诉源治理、多元解纷需求,开创“云上”治理新模式,推动解纷“最多跑一次”,以智慧赋能守护群众幸福生活。(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