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中国诗人赞酒都宜宾:看见了一个充满生气的宜宾
2023年12月21日 19:4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1日电(吴平华 刘瑶 陈倩)自古诗人多入蜀,对酒当歌醉宜宾。为进一步挖掘宜宾酒文化内涵,在2023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期间,1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作家应邀来宜开展“中国诗人赞酒都”诗歌创作采风活动,以“艺”促文,深挖宜宾酒文化切实推动宜宾酒产业蓬勃发展。

嘉宾们在蜀南竹海旅游度假区,感受万顷竹海的浩渺。宁融 摄
嘉宾们在蜀南竹海旅游度假区,感受万顷竹海的浩渺。宁融 摄

  12月17日—20日,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副主任黄国辉、《当代·诗歌》执行主编商震、中国作协《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诗潮》杂志主编刘川以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新泉、娜夜等著名诗人、作家,游览了宜宾三江口、流杯池公园、五粮液旅游景区、蜀南竹海旅游度假区、李庄古镇等地,感受宜宾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成果。

  在五粮液旅游景区,嘉宾们参观了五粮液酒文化博览馆、安乐泉、鹏程广场、酒圣山,了解了五粮液历史文化、领略五粮液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白酒的馥郁芬芳。

嘉宾在五粮液酒文化博览馆了解五粮液的历史。刘瑶 摄
嘉宾在五粮液酒文化博览馆了解五粮液的历史。刘瑶 摄

  在蜀南竹海旅游度假区,嘉宾们先后前往了拜寿台、翡翠长廊、观海楼、竹尖漫步等景点,远眺百龟拜寿壮观景象,穿梭于翠绿高耸竹林之下,感受万顷竹海的浩渺。

  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张新泉曾在宜宾工作过。几十年后,重返宜宾,张新泉感慨万千。“宜宾完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楼大厦多了、植被多了,从人到建筑以及各行各业,都显得生机勃勃,我看见了一个崭新的宜宾、一个充满生气的宜宾。”张新泉说,宜宾的发展有一双神奇的大手在推动,改变这个城市的历史,书写着灿烂的未来。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娜夜表示,宜宾有着人们需要的不过分的开发、不过分的建造,它既有保持自然山水的那种风貌,也有合理的规划,这种城市很有吸引力。“我在这,就想起一句话:生活的最终目的是生活本身。这个城市的打造以及宜居,甚至诗意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宜宾拥有4000多年的酿酒史,五粮液香飘世界。一直想到宜宾走一走,感受酒文化。这次我们去到了五粮液酒厂体验、参观酿酒的生产过程,我觉得不虚此行。宜宾不愧为中国白酒之都。”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褚佩荣说。

  “希望我们宜宾文学家们能够秉承传统,用作家、诗人手中的笔,写出能表达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感的好作品,给全国甚至世界呈现一个完整的鲜活的宜宾。”嘉宾们纷纷表示,此次采风活动不虚此行,强烈地感受到了宜宾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收获了更多诗词创作灵感。

  据悉,此次诗歌创作采风活动旨在进一步感受宜宾的独特文化魅力,挖掘宜宾酒文化内涵,推动宜宾酒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也为提升宜宾诗歌创作水平注入动力与活力,为宜宾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奠下坚实基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