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7日电 (刘刚 董昭 罗伟)“今年我的身体出了一点问题,全靠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帮助,才让自家的田地没被荒废。现在种下了大豆,明年就有盼头啦!”近日,在自贡市沿滩区富全镇蒲余村7组村民田庆华的田地里,村“两委”为他借来的拖拉机忙着耙田,便于之后农作物的种植。

据介绍,今年以来,沿滩区富全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群众通过农户复耕、党员代耕、业主流转、集体代耕等模式,以党员带群众、大户带小户,全面带动农户配合耕地“非粮化”和“非农化”工作。
为严守耕地红线,守牢粮食安全,富全镇深化党支部引领、“头雁”带领、班子带头和党员带动“一引三带”模式,让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切实把“撂荒地”变为党员“责任田”。同时,加强网格赋能,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和配套制度,初步形成了“党政同责、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的管理新格局。
如今,在富全镇的田间地头经常能看到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积极与农户沟通协调,调动起农户“种粮”和“还耕”的积极性。并针对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由村集体组织统一代耕,劳动力不足的户头党员志愿者上门帮耕、代耕,全面调动了群众种粮的积极性。
据悉,下一步,富全镇将坚持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宣传,分类制定“还耕”方式,切实提高群众复耕复种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广大农民群众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用好耕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