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实施农网升级改造 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2024年01月14日 12:4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4日电 (张会容)近日,在位于绵阳市游仙区盐泉镇圣谕村的天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制作香肠。与此同时,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电管家”张绪伟和两名同事正协助客户对灌肠车间、冷冻冷藏库开展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并向加工厂员工讲解各类设备用电注意事项。

  近年来,圣谕村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立了绵阳市天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依靠自身丰富的物产条件,大力发展腊味制品、蛋鸡养殖和蕨根粉、红薯粉加工等产业,通过开办农产品加工厂,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合作社的腊味产品加工厂主要是制作香肠和腊肉,占地约1500平方米,其中原料冷冻库和成品保鲜库各约100平方米,是用电负荷最大的加工厂。”天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员工齐中金介绍,2024年的生产计划是一天要出半吨“干货”。

  制作腊肉需要冷冻原料和冷藏成品,充足的电力必不可少。近年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对圣谕村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将该村8号公变增容至200千伏安。为进一步保障生产旺季加工厂的可靠用电,2023年,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根据圣谕村提交的用电申请,新架设了一条200余米380伏线路,并组织“电管家”和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上门“体检”,及时了解用电需求,结合圣谕村用电负荷和用电设备情况,为其科学用电出谋划策,提质增效。

  目前,圣谕村农产品加工厂所出产的腊肉、香肠等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全国销售,为3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以上。

  为满足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建立常态服务机制,细化落实便民服务举措,充分发挥“电管家”网格化服务优势,及时解答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各类用电问题,协助检查用电设备。此外,针对新装客户,还简化用电申请手续,推动提升电气化水平,助力进一步优化农产品质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