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阳:知识产权软实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
2024年04月20日 11:5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0日电  4月19日,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绵阳科技城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以“创新驱动,知识赋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暨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启动仪式在绵阳科技城新区举行。活动现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正式揭牌。

  绵阳科技城新区何以入围这个国家级试验区建设单位?知识产权服务业如何助力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这场活动,可以探寻一些方向。

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揭牌。 杨勇 摄
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揭牌。 杨勇 摄

  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建设  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级试验区建设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驱动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是在知识产权服务业基础较好、知识产权服务需求旺盛的地方,建设一批影响力大、示范效应显著、对周边乃至全国范围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试验区,推动全面创新,提升区域经济增长度。

  “服务要素聚集能催生更多良好的化学反应。”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辉认为,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可以为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近年来,绵阳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数量13978件,是全省唯一突破万件的地级市,获中国专利奖21项,四川省专利奖44项,获奖总数居全省第二位;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3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2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与全市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建设保持同频,绵阳科技城新区一直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赋能新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制定扶持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政策等系列措施,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据统计,截至目前,绵阳科技城新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60.02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65.28件;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2.5万件。2023年12月,绵阳科技城新区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是四川省唯一入选单位。

  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正式揭牌,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具体行动。未来,依托绵阳科技城新区的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平台建设、环境优化等措施,将吸引和集聚一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形成覆盖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条,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服务高地。

  知识产权中央服务区  让“软实力”提供“硬支撑”

  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需要知识产权与产业、金融、贸易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如何用知识产权“软实力”,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硬支撑”?绵阳的解法是建好知识产权中央服务区,聚集知识产权代理、金融、法律、咨询等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着力打造立足绵阳、覆盖川西北、辐射川渝地区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高地。

  此次活动现场的另外一项重要议程,便是为绵阳科技城知识产权中央服务区揭牌。期间,绵阳市市场监管局与绵阳科技城新区就绵阳科技城知识产权中央服务区共建达成合作协议,入驻绵阳科技城知识产权中央服务区机构代表进行现场签约。

签约仪式。 杨勇 摄
签约仪式。 杨勇 摄

  金融服务,是支持知识产权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不看砖头看专利。”现场签约入驻知识产权中央服务区的中国建设银行绵阳高新支行副行长陈亮介绍,建行绵阳分行近三年累计为科技企业投放贷款超90亿元,服务企业超400户,科技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通过金融服务赋能知识产权企业,让“技术流”变“现金流”,成功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源头活水”。

  “颠覆性专利技术如何得到应用破局?知识产权政策、维权、专项资金申报如何落实到企业?”在当天下午进行的省知识产权党员专家服务团服务基层座谈会上,企业代表四川安达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抛出问题。

  活动期间,同步开展了省知识产权党员专家服务团暨博士服务团服务基层活动,对绵阳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举办座谈会,听取参会企业知识产权相关需求及诉求,省市相关部门针对企业需求及诉求作出回应。

  此外,来自知识产权、金融、法律等40余家专业机构参与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放交流日活动,为企业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沟通交流平台。

  绵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绵阳市将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主线,打造知识产权强企“雁阵”,加速知识产权服务集聚,推动“知产”转变为“资产”,在知识产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持续发力,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