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龙马潭:高位推动整合资源 实现“三有三化三同”
2024年04月22日 14:2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2日电 (徐堂)近年来,泸州市龙马潭区把“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作为建设高素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制高点、主战场”,锻造出一支与党同心、紧密合作的优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实现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三有三化三同”。

  高位推动、健全机制,做好总体部署,实现“三有”。加强顶层设计,培训“有规划”。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研究并制定《龙马潭区统战(民宗)干部暨党外代表人士培训计划》。建立动态培训机制,分级分类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名单和信息库,把政治素质过硬、主动履行责任、积极参加活动的党外代表人士,确定为重点培训对象,实现培训工作有分类、有侧重。近年来,共举办各类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次20余期,参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强化思想引领,教育“有共识”。突出政治培训主线,采取“专题授课+现场教学+参观调研”模式,深入学习统战理论方针政策、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等,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近年来,组织开展“同心大讲堂”“颂党恩展风采”“聚焦二十大共绘同心圆”等主题活动、读书分享活动50余次,参与人数2800余人次。聚焦需求导向,特色“有保障”。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培训工作协调机制,以区委党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培训。在培训课程中加大区情优势课程比重,邀请市、区领导干部围绕时代云谷新经济产业园、泸州跨境电商园区基地、泸州自贸区总部基地新经济产业创新园等众多开放平台,讲解政策、分析形势,引导党外代表人士“了解龙马潭大局、立足龙马潭优势”,精准贡献力量。

  整合资源、合理安排,科学设置模块,实现“三化”。统筹班次学制,模式“系统化”。把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班计划,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坚持“自己办”与“走出去”相结合,实施“千名好主播”培养计划,依托“一园一中心”,举办“统战聚力·新经济人才研修班”。组织30余名民营企业家赴厦门大学开展“拼经济搞建设”主题培训;开展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暑期实践活动,先后赴贵州、重庆、深圳、中山等地考察调研12次。拓宽覆盖领域,对象“多元化”。制定“同心微讲堂”计划,开展民族宗教、台侨工作等业务专题培训10余次。以“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共建共享”为培养理念,开展名师帮带、名企交流相结合的“青动力”培训活动。试点开设“乡贤大讲堂”,组建“技术指导团”将农技培训讲堂开进田间地头。去年来,共举办“青动力”培训学习、“乡贤大讲堂”等12期,参训人数达1100余人次。紧扣任务要求,内容“精准化”。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和课程,精准衔接区委工作部署,形成具有统战特色的学习模块。对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重点加强多党合作理论教育;对党外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重点加强工作能力的培养教育;对宗教界代表人士,重点加强爱国主义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结合“同心联动·护航龙商”行动,开展“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企业、专题法治沙龙等培训活动。

  筑牢根基、创新方式,提升培训实效,实现“三同”。施实策聚效应,共绘“同心圆”。以培训促活动、以活动聚效应,创新打造“一街一镇一统战”,高质量构建基层大统战工作格局。召开全区统一战线结对共建集中签约仪式,按照“全动员、全纳入、全覆盖、双向选择”原则,11个街镇与6个民主党派、3个统战团体建立11对共建关系,形成结对双方互帮互促、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察实情建阵地,凝聚“同心力”。“广角度”构建教学基地,分期分批创建优势互补、布局合理、成效明显的现场教学点。目前,已建成莲花池街道五八大院、鱼塘街道枣林园社区等2个社区统战阵地,双加镇“同心阁”、特兴街道“同心院落”等2个乡贤统战阵地等现场教学点4个。成功打造“民革党员之家”“盟员之家”“农工党之家”“致公党之家”等4个党派特色之家。下实功创品牌,奏响“同心曲”。坚持抓主抓重,创新打造一批“同心+”特色共建品牌。发挥党派民营企业代表人士联系广泛优势,全力打造“同心招引”品牌。创新打造李金龙、邹建平、周锋、艾宗宇、朱守群等5个党外代表人士“同心工作室”。持续擦亮民盟“黄丝带·同心帮教”品牌。在区检察院打造“倾心·护航民营经济”展厅,举办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倾心”活动,通过“专家讲解+现场答疑+测试评估”,提升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