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9日电 (吴平华 晋佳)近年来,简阳法院把人才培育作为队伍建设核心任务和社会责任,启动“满天星”法治人才培育工程,广泛关注正编干警、编外人员、在校法学生等各类群体成长,积极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交流共享、成长进步。
以“星辉”为向,推动正编干警铸魂提能。秉持“包容共存、相互成就”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理念,打造“简法·星辉”正编干警铸魂提能工程。定制化打造“新苗计划”,创新“学·院”衔接培育机制,以新招录人员为重点,定制“8+N”试用期历练任务清单,设置“蓝青1+1”导师结对帮带机制,为近五年招录的28名公务员建立个人成长档案,确保客观评价干警的成长历程。递进式培养后备人才,探索设置部门(中心)负责人助理岗位,选任12名35周岁以下优秀在编干警,协助部门(中心)负责人抓好部门管理工作、推动重点项目运行,确保业务能力和管理意识同步提升。孵化式开展培训项目,创新选评25名优秀干警担任课程讲师,编制34门实操性课程,建立培训质量指导小组、制定《星级讲师评定管理办法》,逐一审核验收培训课程,从讲师的课时、质量、效果等方面开展评价和积分,综合提升干警的业务能力。
以“星云”为辅,促进编外人员成长培优。对于具备同样特质的编外人员,推出“简法·星云”成长培优项目。实操性岗前集训,分岗分类、项目化定制,分别推出3—7天、12—30门的岗前集训项目,开展“场景式”“案例式”讲授和“线上预习+线下实操”方法,组织三批次、共计27名编外人员开展岗前集训,切实提技能、强规范、增认同。规范化晋升渠道,修订《聘用人员等级管理办法》等四项配套制度,设置五大岗位类别、六个级别等次,设立按期晋升、择优晋升两种模式,保障编外人员最快可在4-7年内晋升到最高等级。全方位职业辅导,邀请在编青年干警为编外人员开设考公考研法考辅导培训班,邀请简阳本地律所、海底捞等知名企业法务到院交流,帮助了解就业现状、完善职业规划,近三年已有5名编外人员通过司法考试,4名考公考研成功,3名进入律所工作。
以“星芒”为引,助力高校实习生“乘风”翱翔。启动“简法·星芒”高校实习生“乘风计划”,与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开展院校合作。体验式职业规划,组织开展“预见风”法律职业共同体见面会、“次第花开”法考经验交流分享会、“追风去”考研考公交流会,搭建与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从事人员的沟通交流平台,组织参加律师座谈会、列席法检联席会,提前做好就业规划指导。定制式岗位实习,结合实习生专业、意愿,安排立案诉服、民事审判、刑事审判、行政审判、执行等五大领域实习岗位,开展“1对1”学员导师双选,个性化定制15份实习计划,有针对性安排参与审执案件办理、查阅类案司法数据、参与重点课题研究。沉浸式主题活动,邀请6名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实习生参与地理标志产品—简阳羊肉汤产业发展主体调研活动,组织实习生参观简阳市规划馆,颁发结业证书、简法文化特色纪念品,制发案件卷宗纪念册,增强实习仪式感。
以“星阵”为矩,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交流共享。以提升地方法治水平为目标,结合具有简阳地域特色的“金绛流虹”之景,打造“金绛工坊”实务交流平台。“法”“律”联系,拓宽法官与律师沟通渠道,联合成都律协简阳分会开展“法·律思享荟”实务交流论坛2期、“破产思享荟”3期,围绕“财产保全中网络查询的适用”等审判实践中关注面广、争议较大的7个议题进行讨论。法检联手,深化与检察院的工作协同,联合简阳检察院开展“简阳市轻罪治理司法实务研讨会”“2023年沱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鱼类增殖放流”等活动,邀请简阳检察院参与法定继承纠纷、赡养等案件调解工作。持续深化与行政执法部门的互动配合,与人社局、住建局、教育局等单位常态化开展劳动争议、商品房纠纷等民生权益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与妇联、镇政府、街道办等单位联合开展“蓉法用心·蓉遇佳缘”婚俗法治宣传公益活动10余次,着力推进行政争议预防和实质化解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