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5日电 (吴平华 罗建伟)近几年来,珙县人民医院紧紧围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发挥社会效益的原则,坚持将绩效管理作为推动医院工作的总抓手,通过整章建制,创新机制、促进管理,医院绩效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参加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部达到B等级以上,均位列宜宾市区县排名前2位。
强化组织领导 压实工作责任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绩效管理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管理、责任落实。在绩效管理的管控过程中,一把手亲自抓,每月召开中层干部以上会议,听取各科室工作汇报,了解科室业务开展情况,并及时将科室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列为党委会、院务会专题研究的事项,更好地实现医院的管理目标,让医院质量管理再上新台阶。
同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总结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或短板,及时落实整改;深入开展“敲门行动”,通过深入各科室主任办公室和病房,主动查找问题,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患者的就医感受。
完善绩效考核工作方案,为充分调动医院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了精细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工作任务,对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55项指标进行任务分解,压实工作责任;细化量化绩效管理考核工作,落实全体干部职工,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效和考核标准。
解析专业技术任务指标,紧盯重点专业技术指标,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等职能部门组织解读、分析、数据填报,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有力有序推进。
建全工作机制 优化管理措施
紧紧围绕医疗服务能力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加强体系建设,评估奖惩、培训教育,技术管理和检查督导,严格围绕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等评审标准,优化完善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医疗质量质控标准。强化绩效考核工作,构建结构合理、运转高效和监管有力的质量监管体系,医院管理工作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医院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压实医院内部管理责任,建立绩效考核工作流程等工作机制,梳理出科室责任清单、台账,按照目标任务精准推进。建立数据监测预警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优势,动态监管病案首页数据等指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完善对标查找问题机制,院领导积极带头参加省、市组织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培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使用鱼骨图、PDCA循环等管理工具,分析问题找差距、对标要求补短板、动态分析提质量。
工作量质齐升 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抗菌药物使用、单病种质量控制、病例综合指数(CMI)、药耗占比等指标的管理措施,把考核工作真正融入到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确保绩效考核工作不流于形式。
分析绩效考核指标,逗硬奖惩。参照满分值和中位数,将指标完成情况纳入院、科室两级管理,与绩效薪酬、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
通过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创新思路等方法举措,推进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一系列基础性、长远性工作,着力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医疗质量、运营效率、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等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和提升,医院公益性得到进一步彰显,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