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实现“知识”共享 长虹双跨平台赋能千行百业
2024年12月13日 19: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3日电 日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4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评价结果”,长虹工业互联网“双跨”(以下简称“长虹双跨平台”)平台排名上升11位。

  2017年,长虹响应国家号召,启动了基于全流程数字化贯通的、数据驱动并行决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规划,并于2018年联合多所知名高校和企业推进长虹双跨平台建设。

  长虹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中心总经理毕可骏介绍,长虹双跨平台建立好之后,所有长虹智能制造与研发、数字营销,包括售后服务、质量体系等一系列业务都可以通过该平台更加顺畅地运行。

  走进长虹新能源碱锰电池生产车间,其自主研发的高速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每分钟有750只电池从这里有序下线。在产线的前方可以看到一块看板,上面显示着实时生产计划、月度计划以及合格率等生产数据。

  类似的生产场景在长虹的“智慧工厂”里随处可见。“在双跨平台上,生产数据、质量数据、物流数据以及营销数据等都是透明的,不仅对企业透明,是上下游的整个供应链数据都透明。”毕可骏说,通过实现数据透明化管理,就将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转变为了基于订单数据驱动的生产制造,随之带来的便是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做到极致时,甚至可以实现“零库存”。

长虹双跨平台页面。长虹控股集团供图

  “供应商管理全过程可视化,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管理结果的信息化,以便决策者掌握我们的供应商情况,供应链建设情况、供应链能力情况。”毕可骏介绍道,目前,长虹双跨平台已注册供应商7万多家,实现了采购提报、订单交付结算一体化。同时,通过公布供应商布局结果、供应商名录及其协议、供应商动态资信等情况,极大地提高了供应商管理的透明性和决策效率。

  在长虹双跨平台的“生态资源池”中,这些公开透明的数据不仅提升了长虹的采购效率,确保了物料供应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也让加入平台的供应商们一起尝到了“甜头”。“进入长虹双跨平台的供应商,也会倒逼他们去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比如搭建质量管理体系、仓储体系、物流体系等。”毕可骏表示。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长虹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秉持着“产业报国”的理念,带动当地乃至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实现“知识”共享。通过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合作环境,形成“一体化贯通、规模化采购、标准化管理、合规化风控、标杆化示范、服务化延伸”的供应链资源协同体系,赋能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我们在服务某一个行业的时候,首先判断是什么类型,然后就可以从我们的‘生态资源池’中寻找经验,再结合行业本身特点做定制化的方案。”据介绍,2023年,长虹双跨平台成为四川省首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其成功打造了1个数实融合平台底座、3类“智改数转”解决方案、N个典型应用场景的“1+3+N”的服务模式。

  具体而言,长虹双跨平台已实现工业设备传感连接8.2万台、工业模型8000个,构建工业APP2700个。针对大型集团及企业,为其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紧盯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方面的需求痛点,实现全流程贯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业务高效协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则对应轻量化解决方案,使其无需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就能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长虹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覆盖八大行业九大领域,赋能多个工业园区,已形成面向制造执行、仓储物流、供应链协同等60多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已成功为新希望、泸州老窖、五粮液、中海油等3000余家企业提供了数字服务。

  未来,长虹将持续发挥国家级“双跨”平台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与赋能成效,提高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培育能力,打造面向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