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文明之光耀帅乡 幸福花开满园芳
2025年01月24日 21:2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4日电 (吴平华 曹丽红)模范榜样激励前行;街巷公园宜居宜业;实践活动便民惠民……在乐至这片传承着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的神奇土地上,看得到的文明成果赫然在目,说不完的文明故事经久流传。2024年,乐至县紧紧围绕“做优做强文明培育、抓紧抓实文明实践、改进创新文明创建”目标聚焦发力,持续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走深走细走实,文明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新提质 榜样引领扬新风

  榜样催人奋进,标杆引领前行,创新出台20项礼遇举措,“德耀帅乡好风传家”品牌持续擦亮,“立德树人榜样力量”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弘毅先锋队 帅乡少年说”红领巾志愿讲解实践活动现场。曹丽红 摄

  乐至县抓实典型培树,微光成炬善如潮涌,凡人善举,最为动人。5次冲入火场救火的七旬老人倪宗先,以残助残用拐杖拄出一片天的杨云泽,10余载助学照亮学子求学路的“共享叔叔”李振兴……他们用实际行动勾勒出“乐至好人”的模样。2024年,乐至持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开设“德耀帅乡善行乐至”先进典型宣传专栏,创作以身边好人为原型的歌舞《诚信的索玛花》,快板《乐善至美》等文艺精品,通过好人故事“唱、评、讲、演、帮”等形式,讲好人故事,弘扬好人精神。创新出台20条道德模范礼遇举措,为106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发放礼遇卡,在全县营造起礼遇好人、关爱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2024年,4人获评四川好人,7人获评资阳好人,3人获评资阳市新时代好少年。

乐至“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春节”暨文明集市活动现场。曹丽红 摄

  乐至抓实家风涵育,优良家风德厚流光,深挖陈毅元帅家风资源,创新打造家风传承基地、拓展家风弘扬队伍,丰富家风建设内涵,坚持以德铸魂、以德促行、以德化人,以小家文明促大家风尚。创作2个陈毅家风微党课视频,“线上+线下”开展家风家教主题活动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35万余人次;升级打造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东山镇方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60余个家风文化角。

  乐至抓实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活力迸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创新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活动。举办“立德树人榜样力量”大思政课活动启动仪式,82所中小学校依托班会、升旗仪式等开展思政课、德育学堂活动600余场次;举办“弘毅先锋队帅乡少年说”红领巾志愿讲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策划开展红领巾讲解员进景区、进社区活动30余场次。深化“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承办资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交流展示活动,乐至县希望小学等4所学校被授牌为“资阳市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

  以质催新 凝心聚魂润民心

  顺利完成乐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质改造建设,提质打造劳动镇双龙村、童家镇五通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阵地8个,在社区小区建成“文润少年爱心书屋”文明实践点20个。推进“文明实践”云平台管理运用,发布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50余场次,动态信息120余条次。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在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记者站”21个,在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投用融E屏20套,及时发布推送文明实践相关信息,共同组织策划活动,推动“两个中心”在阵地、机制、队伍等方面融合发展。

  围绕理响乐至、情暖乐至、德润乐至、文润乐至、风新乐至,推出“七彩假期”“‘救’在身边”“幸福‘照’出来”等普惠性、互惠性、应急性文明实践项目40余个,将文明实践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文明实践走“新”更走心。

  举办全县首届文明实践项目大赛,评出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5个、优秀奖10个,在全市项目大赛决赛中,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创作文明实践活动周回顾、重要节庆活动宣传短视频72期,征集报送“乡村大喇叭”文明实践共享音频12条次,6个作品入选,县文明办获优秀组织奖。大力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建成“积分超市”“爱心银行”336家,累计发放文明实践积分卡、免费理发便民卡2.1万余张,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动力。

  以效促优 为民惠民展新颜

  文明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家门口的“爱心书屋”让阅读变“悦读”,从文明“赶大集”到“进万家”,一项项走出来、送进去的为民举措服务彰显着城市温度……

  乐至抓实为民惠民,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深化交通秩序整治、环境卫生整治等“五大行动”,持续推进“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500米休闲计划”“300米购物计划”等惠民举措,提质升级帅乡广场,完成城东市场污水管网改造,持续完善交管设施,安装物理隔离桩、路锥桩1500余个,新增、升级城区道路移动信号灯、电子警察等设施63套(处),新装电子监控点位92个,城区施划机动车停车位5000余个,灵活设置“潮汐车位”“30分钟免费停车位”,优化配置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公共设施,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乐至抓实暖民乐民,幸福底色持续擦亮,强化文明村镇细胞培育,深入推进“乐育乡风”城乡融合发展工程。以“突出几个示范,示范带动一批,辐射影响全局”的思路,打造首批“五美”示范村镇,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推进会以会代训。深化“乡风文明”风尚培育,常态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等倡树文明婚俗、崇尚节俭等农村移风易俗主题活动1000余场次,推广《乐至乡风文明十条》,大力推广文明积分制,全覆盖设置“爱心银行”,开展积分兑换等活动,线上展播、线下巡演快板《移风易俗唱新歌》等群众性文艺作品、融媒作品,破陈规倡新风走进乐至乡村千家万户。

  载文明而驰,沐新风前行。2025年序幕已经开启,站在新的起点,乐至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以打造全域“文明版图”的生动实践,进一步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为推进乐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蓬勃的文明力量。2025,且看文明润帅乡。(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