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高县:“闲”资产活利用 “旧巢”引“新凤”
2025年03月25日 11: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5日电(吴平华 罗景萍 陶坤)旧校舍变身新茶厂、闲置厂房引进新产业、富余茶桑得到新利用……近年来,高县落润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让“冷资产”焕发新生机,成为该镇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提升镇域经济活力的“热资源”。

茶农正在开展抹茶遮阳管护。罗景萍 摄

  “破旧”育“新生”  废弃校舍变身“致富工厂”

  当前正是春茶生产的黄金期,走进位于高县落润镇前进村的川徽玉叶茶业有限公司,加工厂内机器轰鸣,茶香四溢,工人们正忙碌着赶制春茶。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一所被撤并后闲置下来的乡村小学校。

校舍改建后的川徽玉叶茶叶加工厂。罗景萍 摄

  该村党总支书记张君介绍,因优化农村学校布局,该所小学校从2023年7月便进行了撤并不再办学,校舍由此闲置,很是可惜。“得想办法利用起来!”对于如何利用,张君说,村“两委”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村民们都希望能办一个茶叶加工厂,便于村里茶叶就近销售。

  有了发展方向,镇、村开始积极对外开展招商引资,于2023年引入了来自安徽的川徽玉叶茶业有限公司在此投资办厂,废弃校舍摇身一变,成为一座总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成功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投产。

  企业负责人王辉介绍,之所以选择这个场地,主要考虑到周边茶叶基地较多且只需简单改建就能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现在,整个加工厂配备了4条生产线,每天的鲜叶收购量在1万斤左右,能产出2000多斤干茶。

  企业引进来,经济效益也随之而来。前进村现有茶园5000余亩,有了新茶厂,村里的茶叶可实现就近销售,同时还为附近村民提供了30余个就业岗位,每年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不低于10万元的租金收入。

  一子落,满盘活。在落润镇,以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源,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前进村并不是个例。在该镇的国安村,闲置校舍改建小蚕共育室项目正有序进行,预计今年4月中旬完工,5月便可投入使用。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雷华超介绍,国安村小学校舍闲置后,村集体公司立足村里丰富的蚕桑资源,将其改造成一座单季共育能力400张蚕种的小蚕共育室,可惠及全村300多户蚕农,也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新的增收路径。

  “沉睡资源”变“增收活水”。近年来,落润镇全面梳理镇域内“余留”资产、“闲置”资产、“废弃”资源三项清单,通过“链式招商、以投带引、以商招商”三种模式,精准招引企业入驻,推动闲置资源集约高效利用。2024年,全镇招引优质项目5个,盘活闲置资产8处,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

  “旧巢”引“新凤”  释放产业发展新活力

  招商引资破局,不仅让闲置资源活起来,也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水”。

  走进高县落润镇公益村的四川龙溪茶业有限公司,制茶车间里工人们正抢“鲜”赶制新茶。另一旁,企业去年因生产调整闲置下来的车间内,新引进的四川桑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抹茶生产项目,正在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预计4月初便可投入生产。

  据四川桑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何翔介绍,企业抹茶项能够快速推进,得益于落润镇良好的茶产业基础和现成的车间厂房。企业去年落户落润镇,依托该镇3.2万亩的茶产业基础,目前已在该镇的公益村、普和村、前进村等地发展了总面积超过2000亩的抹茶种植基地,通过指导农户培育符合抹茶制作标准的高品质茶叶,再进行“订单”收购,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企业增效与茶农增收双赢。

  落润镇公益村党支部书记杨伟生说,以往春茶采摘结束后,鲜叶的价格便直线下降,茶农采摘的积极性不高,如何利用好这些富余茶叶,提升种茶效益,成为了大家一直“头疼”的难题。现在,引进了抹茶项目,茶农不仅可以采摘价格最高的春芽,一芽两叶后的茶叶也可以利用起来,而且全部用机采,大大减轻了因劳动力不足带来的茶叶采摘压力,也提高了茶叶的下树率。

  企业的抹茶生产车间选址在龙溪茶业厂区内,有现成的厂房可利用,简单整理后,设备便可进场安装调试,待鲜叶开采,就能立即投入生产。目前,企业已接到160吨的抹茶订单,后续还将逐步开发抹茶冰淇淋、酸奶、茶果等新茶饮,打造抹茶文创产品、抹茶手工体验等茶旅融合内容,为传统茶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落润镇以龙溪茶业、峰顶寺茶业等省级龙头茶企为“链主”,围绕茶叶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等版块拓展产业链条,成功招引四川桑禾抹茶、川徽玉叶龙井茶等4个新茶饮供应链配套服务主体,构建起“传统茶业+新茶饮+茶文旅”三维产业体系,带动全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落润镇振武村,当地围绕丰富的桑叶资源,现已建立起年产值3000万元的桑茶厂;落润镇红星村正规划利用闲置校舍,建设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将废弃桑枝、桑叶变废为宝,提升蚕桑产业价值。

  从“冷资产”到“热资源”,从闲置资产到特色产业,落润镇通过盘活闲置资源,现已初步形成小微产业园、河西茶旅融合区、河东蚕桑循环利用区“一园两区”的产业发展格局。据落润镇主要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镇还将继续挖掘闲置资源服务乡村发展的潜力,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引盘活力度,让更多闲置资源焕发新生,助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