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出现耳鸣应重视 警惕埋藏在颅底的“定时炸弹”
2025年03月31日 21: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一名患者解决了长期困扰自身的耳鸣症状,也排除了一个隐藏在颅底的“定时炸弹”。

  患者为40岁的青年藏族女性,因左耳听力下降和耳鸣、头晕一年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入院后主管医生为其及时完善了相关检查,发现患者的耳鸣很有特点——和自身的心跳节律和声音一致,且患者“左侧颈静脉孔区不规则扩大,其内有软组织密度影,邻近局部骨质受侵犯,累及中耳腔、外耳道及部分乳突腔”。

  结合患者听力测试和耳镜检查等其他检查,初步考虑为颈静脉球体瘤C2型。经过科室充分讨论和与患者、家属沟通,排除患者手术禁忌症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建辉主任及手术团队对患者成功进行了颞下窝入路颈静脉球体瘤的切除手术。术中仔细识别并保护后组颅神经和颈内动脉,彻底切除肿瘤。

  术后患者耳鸣几乎完全消失,无眩晕、无饮水呛咳、声嘶、伸舌偏斜等后组颅神经损害表现,无面神经损害和颅内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此次颈静脉球体瘤的切除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外科向侧颅底外科实力获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颈静脉球体瘤科普知识:颈静脉球体瘤是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的统称,是一种起源于化学感受器的血管源性肿瘤,又被称为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化学感受器瘤、鼓室体瘤、血管球细胞瘤等。

  颈静脉球体瘤多起源于颈静脉孔区或中耳腔,发病率较低,占颞骨肿瘤的8.6%。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6。从婴儿到老年均可发病,高发年龄在50-60岁之间。发病年龄越小,肿瘤发展越快,越容易具有多病灶性和血管活性物质分泌性的特点。有学者统计致死率可达5%-13%。

  临床症状:颈静脉球体瘤早期症状包括与脉搏节律一致的单侧搏动性耳鸣、听力下降(轻度传导性耳聋)、耳闷胀感、耳痛、耳出血等。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压迫脑神经,晚期可出现多组颅神经的症状,包括颈静脉孔综合征(吞咽困难、味觉缺失、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不能向对侧转颈、不能耸肩)、面瘫、共济失调、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嗜睡、烦躁不安等)。

  颈静脉球体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晚期约4%可发生恶变,表现为向淋巴结、肝、骨髓、胰等转移。

  颈静脉球体瘤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并结合颈静脉孔断层摄片、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CT扫描及MRI等检查可见颈静脉孔扩大和骨质破坏等表现,组织病理检查(重铬酸盐染色反应弱)的结果可以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颈静脉球体瘤的治疗需根据肿瘤大小、位置、生长速度,同时结合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听力保留需求及术后生活质量综合决策。

  手术治疗:对于体积较大、压迫症状明显或快速生长的肿瘤,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手段。肿瘤体积较大、压迫脑干或侵犯颅内组织时需联合神经外科进行开颅手术;若未侵犯颅内,可通过局部入路切除。结合术前栓塞(减少术中出血)和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肿瘤全切率。

  放射治疗: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高龄、全身情况差的患者。其中术前放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减少术中出血风险;术后放疗适用于手术无法切除干净、有残留肿瘤(尤其附着于颈内动脉)的患者。

  栓塞治疗:术前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如颈外动脉分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对于无法手术及放疗患者,作为姑息手段,可以延缓肿瘤生长。

  定期复查:对于无积极治疗意愿的无症状、生长缓慢的小型肿瘤患者,需要密切随访观察,定期复查CT及MRI评估肿瘤变化。

  医生建议:对于持续性耳鸣、单侧听力下降应尽早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有家族遗传史、长期接触化学污染物者需定期耳鼻喉科检查。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成都市重点学科,成都市首批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是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科室成立于1949年,经过七十年余的建设,已经朝着大学科、亚专科方向发展,科室建立了5个亚专业学组。目前拥有编制床位91张,2024年四川省临床综合服务能力DRGs排名第4名。

  目前科室拥有医护技术人员55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护师1名,其中留美学者及博士后1名,留学回国人员3名,医学博士5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10余名。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具有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2021年在四川省率先开展鼻内镜下经鼻咽腔第二颈椎游离齿状突切除延髓减压术;在成都市率先开展的技术还包括导航引导下经鼻内镜下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鼻咽肿瘤切除、垂体瘤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眶内球后肿瘤切除、经鼻视神经减压术、脑膜脑膨出切除及脑脊液修补、经鼻翼腭窝、颞下窝肿瘤切除术等鼻颅底、鼻眼相关手术;游离空肠代食道及喉咽重建术、头颈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各类游离及带蒂皮瓣修复术,可完成游离腓骨带肌瓣颌骨重建、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前臂皮瓣、带蒂胸大肌皮瓣、颏下瓣、锁骨上动脉岛状皮瓣等复杂皮瓣的修复重建手术以及颈段气管及食管相关手术。

  耳外科团队除常规耳内镜和显微镜中耳系列手术外,还开展人工耳蜗植入、岩尖胆脂瘤、中耳癌、外耳道癌手术,颞骨次全切除术、面神经减压、桥接移植术、耳内镜下鼓室体瘤切除术、耳硬化镫骨手术、脑脊液耳漏修补,以及眩晕的外科治疗技术(内淋巴囊减压、半规管填塞技术)等。(吴平华 林小龙 供稿)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