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川渝粤港澳专家学者齐聚汶川共话自然教育发展
2025年04月11日 16:4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1日电 (曾晓文 刘毅)4月11日,四川省第五届“自然教育周”暨国家公园科普“3+4”主题活动在汶川县启动。会上,来自川渝粤港澳五地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分享了自然教育经验,探索自然教育发展新模式,共同促进自然教育事业新发展。

启动仪式现场。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此次活动通过设置粤港澳合作交流会、实地考察、自然教育周启动仪式三大核心板块,通过高端对话、深度研讨、创新案例展示等多元形式,并陆续开展了国家公园科普“3+4”系列活动、生物多样性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自然教育解说径体验、国家公园开放日、大熊猫国家公园主题夏令营等活动项目。

授牌仪式现场。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启动仪式上,四川省绿化基金会为“汶川自然教育公益基金”授牌,汶川县了颁发“汶川自然教育推广大使”聘书,重庆、四川机构代表为“川渝自然教育联盟”的成立揭牌。此外,浙江大学与汶川县签约“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为汶川自然教育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大熊猫100多只,占全国现存野生大熊猫总数的10%,是全国野生大熊猫数量较多的自然保护区。同时,还有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其它珍稀濒危动物金丝猴、羚牛等共有56种,区内植物有近4000种,包括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连香树、水清树等,被誉为“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广谱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

  近年来,汶川县立足本地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自然教育周”系列活动整合资源长效发展,搭建跨区域合作平台,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品牌“走出去”,将精品线路、课程、基地等资源推广辐射至粤港澳大湾区。同时,又通过市场共建把大湾区客源“请进来”,实现资源共享与消费联动,进一步推动汶川自然教育场景创新、业态融合,构建自然教育产业双向通道,开辟生态富民新路径。

  通过联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粤港澳大湾区,推动自然教育全民参与,助力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实现双赢。致力于将汶川建设成为公众提供优质自然教育服务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教育展示样板和全国自然教育示范强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