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1日电 近日,由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壤塘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绵阳援壤工作队、壤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壤塘县‘石榴籽’工程就业创业行动暨2025年对口援建挖掘机操作技能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绵阳市公共实训基地举行。此次培训,共有20名壤塘县学员参加。

近年来,绵阳市人社局以“技能赋能”为核心,创新实施“一培双证”模式(即培训合格后颁发操作证和职业等级证书),推动民族地区群众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报国”;同时,创新培训机制,打造“造血式”帮扶样板。
本次培训立足绵阳产业资源与壤塘发展需求,呈现三大亮点:
一是精准对接需求。课程涵盖挖掘机操作、维护保养、安全规范等全流程技能,并融入壤塘高原施工场景模拟实训,确保学员“学得会、用得上”。
二是资源高效联动。绵阳市实训中心组建资深专家团队,采取“理论+实操”“课堂+工地”教学模式,并联动多家企业开通“培训就业直通车”,有就业意愿的优秀学员可定向推荐就业。
三是长效跟踪服务。培训结束后,绵阳与壤塘两地人社部门将联合开展就业动态跟踪,持续提供岗位推荐、创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助力学员稳岗增收。

壤塘县委常委、副县长蒲毅指出,随着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壤塘县交通、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此次培训既是深化“绵壤协作”的重要举措,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他勉励学员珍惜机会,以“工匠精神”练就过硬本领,未来投身家乡建设,成为“技能报国”的践行者。
本次培训为期30天,考核合格学员将获得操作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下一步,绵阳市人社局将围绕新能源、文化旅游等产业开发更多“订单式”培训项目,持续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绵阳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