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3日电 (刘忠俊 朱索 何卓航)泸州市应急管理局23日透露,该市集中开展为期2个月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大宣传大培训专项行动,全力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农户、社会公众、安全监管人员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人员作业时站在雨污水井上方,工作内容为清理漂浮垃圾,不进入有限空间内部,请问是否属于有限空间作业?是否需要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雨污水井内部的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气体具有扩散性,目前已发生多起在周边作业中毒伤亡事故。因此,即使仅在雨污水井周边进行作业,也应执行审批制度,办理审批手续。”泸州江阳区开展的有限空间专项培训中,讲授人员用来自主管部门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结合企业实际,为企业人员答疑解惑。
据了解,在大宣传大培训中,面对众多企业有限空间安全风险总体一致但类型各不相同的特点,泸州市城管执法局、市酒业发展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各主管部门聚焦本行业领域最常见最典型的有限空间,围绕“特征是什么、风险在哪里、隐患怎么查、作业如何干、出事怎么办”,依据本行业领域共性特点分别制作“辅导教材”通用版,既让讲师能针对实际解决问题,又能让从业人员有章可循。
“当前有94家酒类生产企业和52户小作坊,一旦出现‘无知无畏’违规作业、‘前赴后继’盲目施救等行为,极易引发事故。”泸县酒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称,将通过个性化培训教育,让从业人员明白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督促企业配齐气体检测仪、全身式安全带等必须的防护装备。“培训演练首次实现辖区所有涉有限空间企业全覆盖,现场警示不按规程实施危险作业,盲目施救的危害。”泸县牛滩镇安办负责人称,通过培训,参训人员掌握了防护装备使用和应急处置技能,为下一步继续开展深入培训打下基础。
“以前下地窖拿红薯,点个打火机照个亮,哪晓得会爆炸哟。”古蔺县应急管理局举办农村有限空间安全大讲堂,龙山镇应急办工作人员学习典型事故案例后吓得直拍大腿。专门为镇街、村社安全管理员“量身定制”的安全培训现场,专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地窖和沼气池作业安全风险,重点剖析“未经培训擅自作业”的教训,用土话讲透大道理,用血淋淋的悲剧为农户安全作业敲响警钟,让50余名参训者直呼“来对了”!

“甲烷浓度0.47%,氧气21.3%……符合入窖标准。”叙永县叙永镇红岩村,一场农村户用沼气池、化粪池清池演练正在进行。经强制通风、气体检测、活物实验等程序后,在监护人员注视下,作业人员身着防护服,系上安全绳抵达池底。随着防爆水枪不断喷射形成扇形水幕,附着在窖壁的黑色硫化物应声剥落,清掏工作基本完成。
泸州市农村共有户用沼气池近11.14万口,该市将沼气池划分为221个网格,每年安排专项财政资金聘请网格管护员上门维护,有效化解农村沼气安全风险,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泸州市还深入推动安全教育进农村,让监管人员和普通群众共同受教育。
4月以来,泸州市已组织3个专家服务团下沉7个区县,开展巡回指导服务15场、各级各部门分别开展有限空间安全演练24场,将有限空间安全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全民共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立体化宣教格局,着力守好“小空间”里的“大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