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30日电(刘刚 周劲 曾航)“从申报到领证只用了10个工作日,环保部门‘一对一’的服务太给力了!”近日,自贡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拿着崭新的排污许可证说,年产30万吨电解液的材料制造企业,在生态环境部门专班的指导下,高效完成了排污许可“全流程”办理。

据介绍,今年以来,为全面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要求,沿滩区生态环境局创新实施“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已指导104家企业完成排污许可证申领,帮助516家企业完成排污登记管理,在全市率先实现266家排污单位登记备案延续和注销完成率100%。
同时,创新服务模式,实现精准帮扶,构建了“线上即时响应+线下精准帮扶”服务体系。线上建立了“24小时不打烊”咨询平台,已累计推送政策解读280余次,实时解答企业登记备案咨询128件;线下采取“送服务上门”模式,组织20名业务骨干成立专项指导组,对102家系统操作困难的企业进行“手把手”教学,现场解决系统操作问题130项,确保所有企业“会操作、能申报”。
“我们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联合12个乡镇街道组建专项工作组,开展了56次‘全覆盖’排查。”据沿滩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胡焕建介绍,针对23家重点难点企业,专门成立了由环保骨干和乡镇干部组成的联合帮扶小分队,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协调解决排污许可登记备案问题26个,包括设备参数更新滞后、申报材料缺漏等共性难题。同时,建立了问题台账销号制度,对整改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确保“发现一个、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切实打通排污许可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沿滩区生态环境局还深化企业跟踪服务,建立了“一户一档”服务档案23份,落实定期回访制度,及时收集并解决企业排污许可相关问题18个;加强基层队伍建设,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的方式,累计培训乡镇环保员48人次,重点提升许可证核发审核等6项实务技能;构建了“动态监管+跟踪服务+能力提升”的工作机制,推动全区960家排污企业实现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的管理模式转型。
沿滩区生态环境局局长龚勇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新改扩建企业的申报指导工作,督促到期企业及时办理延续手续,对关闭或搬迁的企业快速完成注销程序,确保排污许可管理“不漏一户、不落一家”,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