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甘孜:尘封28年的“老古董”农行存单“复活”
2025年07月16日 19:5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6日电 (陈建军)“真没想到,28年前的‘老古董’存单还能取出钱来,并安全存到我的社保卡上,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在农业银行四川甘孜州分行新龙县支行营业网点,年过六旬的张婆婆紧紧握着银行工作人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她那5张有些泛黄、存有58000元的农行存单,在经过银行工作人员长达9个多月的持续努力后终于成功“复活”。

农行工作人员在埋头苦寻移植清单。农行甘孜分行 供图

  时间回溯至2024年10月上旬的一天。张婆婆怀揣着5张尘封了整整28年的农行存单,来到农业银行新龙县支行网点办理取款并转存社保卡业务。原来,这位老年客户退休前在新龙县某中学工作,退休后一直在甘孜州康定市生活,搬家中在自家衣柜里“意外”发现了这5张农行存单,这次抽时间才回到距离康定近400公里的农行新龙县支行办理业务。

  然而,这些“古董级”存单账号属于系统移植前的旧号,由于年岁已久如同沉睡的密码,在现行银行系统中根本无法直接“唤醒”。业务受阻、期望落空,张女士顿时情绪激动起来。

  “客户着急,我们更急!”该营业网点负责人扎西志玛回忆说。面对这个跨越28年的“历史谜题”,网点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没有丝毫推诿——他们深知,这不仅仅是5张存单,更是一位老年客户对银行工作沉甸甸的信任。该网点“急客户所急”,第一时间将情况向上级行汇报。在农业银行甘孜州分行运营管理部的高效协调下,一场跨越层级的“寻号行动”迅速启动,两名工作人员被立即派往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档案中心协助展开工作。

  在档案库中,农行工作人员一头扎进堆积如山的故纸堆里,如同大海捞针,逐页逐项地仔细翻阅着泛黄的清单档案。整整9天的埋头苦寻,无数次的沟通核对……功夫不负有心人,那沉睡多年的旧账号终于在庞大的数据系统中,成功匹配到移植后的有效新账号。但银行告知客户时,张婆婆已回到康定,由于往返路途较远,她表示抽空再回到老家来办理。

农行工作人员在仔细翻阅移植清单档案。农行甘孜分行 供图

  直到今年7月14日,张婆婆再次来到农行新龙县支行营业网点办理业务。网点工作人员早已做好各项准备,考虑到业务涉及历史证明等复杂手续,他们主动提出:“张婆婆,您别担心,我们陪您一起去办!”炎炎烈日下,农行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张婆婆穿梭于当地派出所、政务大厅等办事窗口,耐心细致地解释政策流程,协助准备所需材料……

  经过一上午的紧张办理,这笔跨越了漫长岁月的存款终于取了出来,并转存到张婆婆的社保卡上。当业务办理完毕的那一刻,老人家脸上露出了释然而感激的笑容。四川农行上下联动历时9个多月的持续努力,成功解开了这笔尘封了整整28年的“历史账”,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