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石油印记 时代征程——石油工业遗产探访活动侧记
2025年09月09日 21:2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9日电 题:石油印记 时代征程——石油工业遗产探访活动侧记

  作者 邱令 任柯霓

  “这里是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的热土,也是新中国第一次天然气大会战的热土。”一件件老旧物件、一张张历史照片,诉说着过往的峥嵘岁月,见证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历程。

  9月9日,中国石油开放日暨石油工业遗产探访活动在隆昌气矿圣灯山气田旧址正式启动。

石油工业遗产探访活动现场。西南油气田 供图

  今年是中国石油成立75周年、四川石油会战60周年,也是西南油气田高质量上产500亿的决胜之年。本次活动主题为“决胜500亿 薪火永传承”,旨在重温创业历程、探访历史遗址、体验现代科技,全方位展现西南油气田从艰苦创业到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深入挖掘石油工业遗产的历史、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丰富价值,弘扬“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讲好新时代能源报国故事,为西南油气田决胜500亿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激励新时代石油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勇攀高峰。

  回首来时路,浸润着艰辛与荣光,更加深刻感受到西南油气田发展成就的来之不易。

  60余年奋斗历程艰苦卓绝,从川中石油会战的“三井喷油”举国振奋,到威远红村发现新中国首个大型整装气田;从“一切为了70亿”的攻坚壮举,到如今“一切为了500亿”的决胜冲锋,一代代川油人砥砺前行,以热血与汗水生动诠释了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时代伟力,铸就了“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鲜明品格,让宝贵的精神财富闪耀出新的光芒。

  在西南油气田威201井、威202-1中心站,井场整洁美观,现代化、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传输着数据,构成了一幅跨越时空的能源开发壮阔图景。“现在技术先进了,工作条件变好了,但新时代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始终没变,‘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川油精神始终在传承。”蜀南气矿员工杨相东说道。

  本次石油工业遗产探访,既是对石油精神的一次庄严致敬,也是对石油人初心使命叩问再出发。今天的川油精神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与时偕行的时代光芒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今年,西南油气田即将实现历史性跨越——建成西南首个500亿方大气田,新一代川油人正以“一切为了500亿”的奋斗姿态,发扬不畏“艰难”、不惧“艰辛”、不怕“艰苦”的新时代“三艰”精神,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中不断攀登新高峰,在巴蜀大地上续写更加壮阔的石油工业历史荣光和辉煌。

嘉宾们在参观学习。西南油气田 供图

  “保护石油工业遗产就是要让历史告诉未来,让精神得以传承。”川南油气开发文化保护运营中心副主任叶琪坦言,这些遗产见证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辉煌历程,凝聚着几代石油人的智慧和心血,要把这些宝贵财富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让其成为进行传统教育、弘扬石油精神的重要阵地。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隆昌市旅游发展中心邹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企业联动,拓展研学等文化保护传承形式,深挖隆昌石油工业遗产丰富内涵,持续推动工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工业强国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石油工业遗产探访活动期间,大家全方位感受到四川油气田石油工业遗产的独特魅力,在历经时光磨砺依然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油气历史中,让受众看到央企能源报国的使命担当,听到“为祖国争气、为民族加油”的时代强音。(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