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2日电 (王春阳)金秋九月丰收忙。连日来,在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内上百亩再生稻拔节而生,进入抽穗灌浆期,一颗颗饱满的谷粒缀满枝头绘成一幅金黄的丰收画卷。
再生稻是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分蘖抽穗成熟的水稻。近年来,其作为川南地区晚秋生产的“重头戏”,在泸州各区县得到了大量的种植和推广。在纳溪区龙车镇,再生稻蓄留面积达10000余亩,年产量预计2000余吨,成为该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促进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
“抽穗灌浆期是水稻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目前,龙车镇再生稻头季已全面进入这一敏感且重要的生长阶段。针对初秋持续高温的天气,农技人员已全部下沉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进行科学水分管理,保持田间湿润,适时增施粒肥,并密切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全力保障稻株健壮生长,为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纳溪区农业科技特派员马剑说。
“良种善种”是实现粮食稳产增收的“秘诀”,龙车镇再生稻选育优良品种,具备较强的抗旱抗病虫害能力;同时,镇农技指导人员全员下沉至田间地头,一对一进行农技指导,利用大型无人机开展病虫害防治,充分保障水稻过渡生长关键期。
“接下来,龙车镇将密切关注水稻生长情况,确定适宜收获期,保障再生稻稳产丰收。”马剑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