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7日电 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到民生采购服务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始终是连接政策落地与民生福祉的关键纽带,其服务质量与规范程度,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的活力与民众的切身利益。
近日,成都市龙泉驿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锚定“让交易更高效、让服务更暖心、让过程更透明”的目标,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在服务优化、规范管理、数字转型上持续发力,让“阳光交易”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对服务细节的持续打磨,是龙泉驿区交易中心赢得企业认可的关键。中心针对交易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利用现有场所升级改造评标区,打造出评标专家隔夜评标标准化休息室,通过“评标区内隔夜服务”既保障项目交易的安全与保密,又解决了隔夜项目的后勤保障难题;同时,中心全面梳理交易服务事项和工作规范,健全交易管理服务标准化运行体系,成功通过成都市标准化试点验收,以标准化建设夯实服务根基,让企业在交易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这样的用心服务,也收获了企业的真挚认可。日前,四川蜀招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将一面写有“规范高效办实事,贴心服务暖人心”字样的锦旗送到了龙泉驿区交易中心。该公司负责人感慨道:“我们负责的几个项目比较复杂,尤其是涉及隔夜评审的项目,全靠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不仅及时协调开评标场地,还依托隔夜评标专家休息室帮我们减少了经济成本,更提升了项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才让所有项目都顺利完成!”
今年以来,中心以技术创新推动交易监管向数字化全面转型,为“阳光交易”装上“智慧引擎”。一方面,中心强化数据记录与数字留痕,升级音视频监控系统、呼叫系统等设备,实现交易现场24小时、360度无死角全程监控,让每一个交易环节都“看得见、可追溯”,从技术层面杜绝暗箱操作可能。另一方面,中心规划建设分散评标系统,以“全流程电子化+评标席位化”新模式搭建专家评委席位协调平台,大幅提升场地利用效率与评标规范性。
此外,龙泉驿区交易中心还积极推进跨区域交易协同,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目前,已实现“成德眉资自”5大片区全覆盖,不见面开标率、电子评标率、异地远程项目开展率均达100%。这一举措不仅打破地域壁垒,减少企业跨区域交易的时间与人力成本,更通过“多地专家在线评标”的模式,进一步保障项目评审结果的公平性与客观性。
下一步,龙泉驿区交易中心还将持续深化服务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不断完善规范管理与智慧交易体系,筑牢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阳光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