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宣汉“庆双节·迎川超·创5A”金秋消费季活动:旅游消费双破亿
2025年10月11日 19:2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1日电 (张平 孙伟)“来到宣汉城,就是一家人。”2025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这句流淌着宣汉温度的城市宣言,燃动了宣汉金秋消费的激情,点亮了宣汉经济发展的灯塔。

庆双节 迎川超 创5A活动现场。王小刚 摄

  当月光音乐会与万人足球赛的热浪漫卷宣汉城市天际线,当月亮坪林海的晨雾轻笼与巴山大峡谷的绝壁飞瀑交相辉映,宣汉以“金秋消费季”为舞台,完成了一场文旅体商深度融合的惊艳亮相。

  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全县接待游客10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23.4%。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36%,各类促消费活动带动社消零总额达8.16亿元,同比增长10.2%……

  双节期间,宣汉以“全领域、全时段、全人群”为理念,精心构建起涵盖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体育竞技、商业消费的多元消费矩阵,持续擦亮“巴国故都巴适宣汉”文化品牌,全力推动文旅市场从“流量聚集”向“留量沉淀”深度转变,让三千年的巴文化底蕴在火锅沸腾的烟火气中焕发新生,让“巴适宣汉”的城市IP绽放出时代光芒。

  “宣汉不一样!”这句由网络歌手大壮在演唱会现场即兴改编的歌词,一夜之间引爆全网。10月1日至2日,“安逸四川·巴适宣汉”之利哥群星演唱会在巴人广场连演两场,成为宣汉文旅爆红的“引爆点”。

火爆的消费场景。王小刚 摄

  演唱会汇聚了黑龙、大壮、雪十郎等6位知名艺人及40位网络达人,总粉丝量超1亿。据抖音平台统计,“宣汉群星演唱会”相关话题三次冲上热搜,改编版“宣汉不一样”播放量达8.1亿次。线上热度迅速转化为线下动能:两场演唱会吸引近10万人次涌入巴人广场,周边商户营业额翻了三倍,全县住宿“一床难求”。

  每场演唱会穿插3轮直播带货,宣汉麻辣鸡3分钟售出1500单,桃花米、桂花米、猪油等农特产品同步热销。据统计,两场直播带货总额突破500万元。“一场演出不仅带火了城市,更让宣汉味道走向全国。”县商务局党组书记蔡锐说。

  演出间隙,宣汉形象宣传片、月亮坪森林秘境、巴山大峡谷绝壁风光轮番播放。“我们通过演唱会植入文旅元素,让观众在娱乐中了解宣汉、爱上宣汉。”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张红宇说。

  10月2日晚,宣汉聚缘广场广场人声鼎沸。两块巨型LED屏同步直播川超联赛达州队比赛,420张月亮椅座无虚席,不少群众自带板凳,球迷们手持围巾、摇旗呐喊——“川超之夜·燃情宣汉”全民狂欢节在此上演。

  为弥补无法亲临球场的遗憾,宣汉创新打造“第二观赛现场”。现场设置38个特色展位,麻辣鸡、格格、烧烤等本土美食香气四溢;光束灯、洗墙灯交织成绚烂灯光秀;球迷礼包内含冷吃拼盘、啤酒、瓜子,先到先得。单日销售额突破50万元,足球激情成功转化为消费力。

  在月亮坪“云端观赛区”、巴山大峡谷“助威方阵”、洋烈水乡“水岸派对”等地,游客一边欣赏自然风光,一边看川超,为达州队加油助威。各景区推出联动优惠:凭川超门票可享月亮坪树冠云廊免票、罗家坝遗址博物馆7折门票等,实现“体育+旅游”双向引流。

  县体育服务中心广泛宣传足球赛事,设计助威口号,配备拍手器、手摇旗等道具,300名球迷报名现场观赛;县融媒体中心开通“最佳球员”投票通道,发布宣汉籍球员代言海报;网红主播现场直播,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

  宣汉紧抓“川超”达州赛区赛事举办契机,叠加国庆、中秋消费旺季,在主城区、花仙谷、陌上森林、洋烈水乡、罗家坝、月亮坪等地打造集中观看点,并在各具备条件的餐饮店、酒吧等餐饮娱乐场所打造分点式观赛点,营造浓厚的川超氛围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繁荣消费市场,提升城市形象。

  “这不仅是一场球赛,更是一座城市的集体狂欢,点燃了宣汉人民消费激情。”宣汉县商务局副局长曹江州说。

  双节期间,宣汉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原则,大力开展“金秋促销·惠购宣汉”礼惠全城季多元促销活动,推出全场折扣、满额返现及购物抽奖等一摞摞优惠措施,有效激发了市场消费活力,仅通过直播带货、汽车家电促销等方式,就实现销售总额3410万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消费成绩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