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叙州:“水往高处流” 润田又润心
2025年10月24日 18:5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4日电(吴平华 王新 李媛媛)山脚下的水,如何流上高山田?近年来,在宜宾叙州区樟海镇仁心村,新建的提灌站一举解决了该村300余亩田地、100余户村民“靠天吃饭”的难题。

新建提灌站为村民邹明田的养鱼产业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王新 摄

  “现在养鱼不会产生死亡现象了。今年养着鱼,心情都好了不少。明年就不止一千多斤鱼了,明年我养四五千斤鱼都有可能。”说起新建的提灌站带给自己的改变,樟海镇仁心村村民邹明田非常感慨。他告诉记者,此前由于地势较高,他的鱼塘面临“春旱秋干”的困境。最严重的时候,鱼塘水位下降过半,看着鱼苗翻白肚心急如焚。而今,随着提灌站的建成,清澈的水流通过新铺设的管道和出水口直达鱼塘,不仅解决了养殖用水难题,更让他对扩大生产充满信心。

涓涓流水如同活力的脉搏。王新 摄

  此前,樟海镇纪委在开展“有事找纪检解决靠组织”工作走访中发现仁心村等地普遍存在生产用水困难问题后,立即启动“民呼我应”工作机制,联合镇农服中心开展实地勘察,推动将提灌站建设列入樟海镇民生实事项目。而今,新建的提灌站已成为仁心村农业生产的“动力心脏”,300余亩田地、100余户村民从此告别“靠天吃饭”的困境。

  叙州区樟海镇仁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欧仁杰表示:“老百姓以前有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老百姓说了,变成‘水往高处走,人也往高处走了’,老百姓对提灌站的建成非常满意!”

  仁心村的改变,是樟海镇纪委将监督“嵌入”农业生产一线的生动注脚。据了解,今年以来,樟海镇新建提灌站4个,铺设灌溉管道6.85千米,新增控灌面积4460亩,直接惠及群众3000余人。

  “农业是民生之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守护好农民的‘命脉’,就是守护粮食安全、守护乡村振兴的根基,这也是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叙州区樟海镇纪委书记肖利容表示,下一步,樟海镇将把“点”上经验转化为“面”上机制,把监督贯穿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项目、惠农资金补贴发放等更多领域,切实解决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安全饮水、农业灌溉、生产生活出行等问题,持续推动为民办实事,让每一项好政策都化作田间地头的丰收景象和农民脸上的满意笑容。

  从“望天田”到“丰产田”,从“缺水愁”到“用水甜”,清泉流过希望的田野,流淌的是基层治理的智慧,浇灌的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民之所望,监督所向,这正是“为民服务马上办”最有力的践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