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3日电 (唐倩)2月12日,由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非遗年货购物节元宵主题活动在昭觉妙街举行。寓意着千灯万福的成都彩灯、迎春拓福的传拓、竹报平安的竹编等非遗体验项目吸引了现场众多市民游客,为2025年成都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贺新春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充满“年味儿”的文化盛宴。通过非遗年货购物节、非遗体验活动、传统艺术展演等形式,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参与。
在文殊坊妙圆广场和昭觉妙街,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2025成都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的重头戏——非遗年货购物节。活动从除夕持续至元宵节,汇集了全市10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及相关商家,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站式的非遗体验。

仅大年初一,文殊坊点位的游客接待量就突破30万人次。活动现场,蜀绣、银花丝、竹编等精致的非遗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手工糖画、肥肠粉、蛋烘糕等充满四川风味的美食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品尝。
非遗年货购物节还特别设置了传统表演艺术快闪活动,包括曲艺、木偶戏等传统表演,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游客感受到成都浓浓的年味儿。”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非遗年货购物节,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全市100个非遗工坊和非遗传习所,推出了“非遗过大年”成都非遗体验活动。活动涵盖乐玩非遗技艺、乐购非遗文创、乐赏非遗演艺、乐享非遗美食四大板块,给到市民游客满满的仪式感。活动不仅在线下设置100个活动地点,还通过线上平台发布非遗年味地图进行了广泛宣传和推广。市民游客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了解活动信息、预约参与活动,并在线下享受更加便捷和丰富的非遗体验。
青羊非遗馆是其中一个体验点位,春节期间每天开展2-3场非遗体验课程,由区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授课,糖画、成都传统彩灯制作、中国结等充满年味的非遗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已经连续参加过两三次非遗体验活动了,非常喜欢,我们家春节布置的灯笼、对联、斗方、中国结都是孩子自己学习后自己制作的。”参与活动的一名家长称。
为了让更多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传统表演艺术魅力,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在春节期间组织了多场非遗快闪表演。1月27日至2月4日,天府机场民乐街头秀、成都永陵博物馆木偶走基层、文殊坊木偶街头秀、曲艺街头秀等活动在成都的街头巷尾、机场、博物馆等地展开,涵盖民乐、木偶、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

2025年成都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共吸引了近38万人次参与,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达860万余元。其中,线上开展直播22场,涉及13个平台,线上互动达100万人次,充分展现了非遗在现代消费中的活力与潜力。
“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推动非遗创新性发展。”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
2025年成都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的圆满落幕,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春节,也为非遗的传承与推广树立了新的标杆。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以非遗为纽带,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