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dxw > 中新网四川

成都温江:田间管理迈入“数字时代”
2025年08月30日 10:4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30日电(王爵)近日,正是水稻田间管理进入关键期。位于成都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公平街道分水惠和村的高标准农田中,4台搭载太阳能板的设备正在持续运行,它们是负责监测土壤墒情、虫情、苗情与气象的“四情”采集装备。这套设备让农业生产逐步由“经验主导”迈向“数据驱动”,将传统农业连上“智慧大脑”。

  传统农业生产中,“看天浇水”“见虫打药”,多为经验判断。但“四情”采集设备大数据监控服务平台上,设备传回的实时数据清晰呈现,土壤湿度、作物长势、害虫数量、气象变化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通过数据反馈,我们可以对农作物实现全方位、精细化管护,推动农业从‘靠经验’向‘靠数据’转变,真正实现精准施策。”温江区公平街道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康垒说道。

“四情”采集设备大数据监控服务平台。温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比如土壤墒情监测可通过埋设于土壤中的传感器实时感知湿度、温度、pH值及盐分含量,一旦出现缺水情况系统便自动报警,提示农户及时灌溉,真正做到“按需浇水”。虫情监测则是利用光诱技术诱捕害虫,通过图像识别自动统计种类和数量,指导农户精准施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助力绿色农业。

  此外,该设备还配套开发了移动终端云平台,设置了阈值预警功能,当监测值超出设定范围时,会自动推送干旱预警、病虫害风险在内的预警信息至管理人员手机端及电脑端,形成数据共享,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目前,该系统已累计完成“四情”监测1900余次,有效推动农业走向智慧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高标准农田旁的一小区楼顶,安装了可俯瞰稻田的全景鹰眼设备,不仅能看到全域稻田生长情况,稻田里发生秸秆焚烧还能实时捕捉预警——这是智能遥感系统,目前已在温江分水惠和村、分水村等9个区域安装270度全景鹰眼和小型鹰眼设备10台,结合遥感影像与AI识别算法,全景式护航田间管理和农作物生长。

  “相当于一双‘千里眼’,还能对耕地地块上秸秆焚烧、建筑垃圾倾倒、工程车辆违规停留、违章建筑等行为进行智能识别和预警,实现第一时间响应处理。”康垒说,接下来,将持续优化智慧化系统功能,提升田间管理的智慧化水平,助力温江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从“田间”到“指尖”的转变反映的是“经验时代”到“数字时代”的迭代。近年来,温江持续加大智慧农业推广力度,去年携手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共同打造“四川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温江基地”。基地占地200亩,辐射带动20000亩,目前已建成四川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展厅、智慧养殖创新成果展厅、智慧高标准农田稻蔬轮作区、智慧育苗大棚、智能设备及应用等示范场景。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精准化、智能化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驱动力。“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智慧农业推广力度,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农业生产,实现田间精准管理,听见土地‘真心话’,让数据成为增产增收的‘新农资’,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更强支撑。”成都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