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6日电 日前,司法部召开涉外仲裁工作座谈会,部署推进涉外仲裁工作高质量发展,启动实施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培育工程。全国285家商事仲裁机构中,有22家入选首批培育名单,成都仲裁委员会位列其中。
成都仲裁委员会的成功入选是近年来四川省涉外仲裁工作发展的缩影。四川省司法厅立足职能职责,推动涉外仲裁工作高质量发展。
涉外仲裁平台建设有质有效
四川省司法厅抢抓天府中央法务区中期建设机遇,推进一流商事仲裁机构建设。支持设立成都国际仲裁院,指导成都仲裁委员会高起点高标准打造5000平方米办公场所,与成都国际商事法庭、调解中心等构建全链条商事争议解决服务融合发展生态圈,在青白江、双流自贸试验区设立国际商事仲裁咨询联络处,发布跨境仲裁服务指引,涉外仲裁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涉外仲裁交流合作有声有色
四川省仲裁机构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仲裁“新机遇”合作发展论坛、亚太区域仲裁组织大会、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审等活动,与葡语系仲裁及调解协会、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等组织开展交流合作。成都仲裁委员会成功申办2025年大中华仲裁论坛年会,四川仲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涉外仲裁人才培养有为有位
指导四川省内仲裁机构与高校共同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联合开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加强涉外人才“培引用留”,多措并举推进“青蓝工程”,涉外仲裁人才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四川省仲裁机构选聘具备涉外仲裁案件办案能力的仲裁员52名,涵盖英国、新加坡、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仲裁员21名。
截至目前,四川省仲裁机构受理涉外案件标的额7.49亿元,涉及40余个国家和地区,涉外案件受理数量居西部前列,为服务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