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dxw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加速可控核聚变技术落地转化
2025年10月22日 20:4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2日电 (王利文)10月21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转化——走进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核聚变首场活动,开进了建设之中的核聚变技术研发基地,70余位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企业、投融资机构等相关负责人面对面,加速可控核聚变技术落地转化。

活动现场。王利文摄

  此次对接会首次设在基地一期的核聚变展示厅,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成都拥有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家队”,产业与人才优势显著,大院大所与本地企业协同,将构建成果转化“强磁场”。

  作为我国核聚变领域的“国家队”,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已扎根行业60年,建成角向箍缩、仿星器、磁镜、托卡马克等20余台套不同类型聚变装置,建成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实现了百万安倍亿度的H模,综合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现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全明介绍,此次路演项目是从遴选的10个技术成果中,择优选择的4项技术成果,也是看到了其能快速实验产业化的市场价值,在此次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活动中重点推介,涵盖了能源、医疗环保、测量等领域。王全明表示,近两年来,他们已完成29项科技成果转化,累计金额达1.98亿元,“下一步,将继续为高校和企业提供实打实的技术支持,让更多核聚变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企业代表积极寻机遇。四川无及科技总经理蒋毅细致考察装置、记录信息,其公司生产的核聚变阀门已应用于多家核领域高校与科研机构,具备量产能力。他坦言,企业实验室无法模拟核聚变装置的复合环境,迫切希望产品在真实装置中测试,推动从“工程化”到“产业化”,目前已与西物院达成意向合作,期望在数十亿元规模的核聚变阀门市场拓展份额。

  成都奋羽电子科技副总经理王邱林首次对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关注其等离子镀膜、通孔金属化等技术积累,期待在微波低温等离子领域共研技术、共拓市场。他认为,活动搭建的产学研用平台,助力企业对接相关科技力量,融入核聚变技术衍生应用生态。

  投融资机构同样热情高涨,11家金融机构对路演成果和企业兴趣浓厚,活动前便向主办方索要企业联系方式。成都菁蓉创星私募基金投资总监曾浩慰表示,可控核聚变涉及多交叉学科,等离子等中间技术的本地转化“沿途产蛋”机遇大,投资机构看好聚变与核能产业前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