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1日电 (杜成)21日,以“先导引领,蓉创同行”为主题的2022中国(成都)人工智能产业CEO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透露,2021年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413.9亿元,较2020年翻一番,核心产值全国排名第五;2022年上半年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309.71亿元,同比增长53.99%。

2021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成都创建西部首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为支撑我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希望成都能够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在医疗、金融、交通以及超大城市治理方面开拓更多的示范场景应用,以先进智能产业为引领,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以前主要由学术界推动,当前则正由龙头企业和AI实验室主导。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谭建荣则认为,智能制造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知识建模与知识工程。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支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底座”。成都市经信局、成都市新经济委党组副书记、成都市新经济委副主任周洪透露,成都高度重视算力产业发展,正在制定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政策从持续提升算力设施能级、推动算力赋能应用、促进供需高效配置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在全国“首提”算力产业专项政策,在全国“首发”算力券以及创新提出算力招商和算力引才等创新举措。
“未来,成都将立足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以产业建圈强链为主线,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都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玉泉在大会现场表示,成都一方面将加强创新驱动,加强人工智能共性技术的研发,发现和培育优秀的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另一方面,将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智能化升级,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治理的新途径,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据了解,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组织筹建“成都市人工智能专家智囊团”,首批聘请14位院士学者知名专家、人工智能知名企业家入团,为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由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联盟等协会,以及成都市广大人工智能企业联合发起的成都市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在本次大会上正式成立,将统筹规范和协调成都人工智能产业伦理治理。
本次大会由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汇聚200多位人工智能链主企业、院士专家和政府代表齐聚成都,共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技术前沿。大会已经连续举办三年,为全国人工智能政产学研各界搭建观点碰撞、供需对接的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