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发挥特色优势 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2023年11月29日 11:1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9日电(杜成 殷江 刘鑫)近年来,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战略,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特色定位,围绕开江县委县政府“奋力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大跨越”的目标,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利用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为开江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已突破74.33亿元,近两年累计投放贷款2674笔、4.2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889笔、3亿元,消费贷款785笔、1.21亿元。

  用心谋事:助力乡村振兴

  “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行深入基层、紧贴‘三农’,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城乡区域协调模式、产业引领模式及信用村镇模式等具有邮储银行特色的金融服务。”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行长舒海介绍说。

邮储银行普惠城乡,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杜成 摄
邮储银行普惠城乡,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杜成 摄

  据了解,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共向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482笔共计2142万元,范围覆盖全县12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该行还派驻1名专职驻村干部到回龙镇盘石村,支持对口帮扶贫困村青花椒、水产等扶贫产业,并投放12笔扶贫小额贷款,额度达53万元。

  目前,该行已建设92个信用村,并投放546笔线上信用户贷款共计3958万元。去年7月,该行推出的肉牛、水产养殖、粮油种植、豆制品加工等特色涉农行业信用类产业链贷款,成功帮助无抵押、无担保措施的乡镇客户融资高达1164万元。

  用力做事:支持中小微企业

  据介绍,依托资金优势,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以深耕战略区域,聚焦重点领域,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为重点,积极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该行持续加强与开江县就业局的携手合作,促进创业担保贷款持续增长,近两年该行累计服务返乡、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等共计158人,累计金额2508万元。

  针对县域内小微企业缺担保、少抵押等情况,该行深化与四川省农担、县农担公司的通力合作,继续发挥“银担贷款”解决担保难等问题,近两年累计支持涉农农户、小微企业主融资628笔,金额高达4740万元。

 上门为客户介绍金融产品。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 供图
上门为客户介绍金融产品。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 供图

  近年来,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粮食安全等领域的金融支持,近两年支持开江县千千食品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开江县鸿源昌泰食品有限公司(民生类企业)、江天科技(科技型企业)、达州达运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贷款资金达7797.4万元。

  “邮储银行对企业十分支持,其服务和效率都很好,我们从2019年就开始合作,感觉非常满意,目前公司只跟邮储银行一家金融机构在合作。”开江县鸿源昌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肖谦感激不已。该公司为开江县保稳保供企业,是农业农村部、四川省A级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也是川东地区唯一一家A级生猪定点屠宰及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企业。

  据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客户经理王智挥介绍,2022年7月,该行向鸿源昌泰授信抵押类贷款700万元,后续根据企业办公楼权证办理情况,酌情给予额度调增,根据抵押物价值初评及该公司经营收入、利润和负债情况,授信额度可达1500-2000万元。

  王智挥介绍说,针对该公司上下游客户,可以为养殖户、商户免费提供收款码,手续费用按照结算费用予以对应补贴,为企业提供专用收款码绑定公司账户,避免企业增加人工收款成本、缩短账期、和减少损失,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减免费用并为企业匹配信用额度或增加授信额度。

  值得一提的是,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通过科技赋能,为小微企业客户信用精准画像,小额“极速贷”“小微易贷”“E捷贷”等线上化贷款金融产品深受广大客户欢迎,通过手机即可在线申请,客户最快1分钟就可以知道授信额度,通过线上支用方式“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贷款,大幅提升服务的及时性和便利度。

  用情服务:传递“邮储”温暖

  近年来,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开江团县委携手,在回龙镇高板桥村开展“童伴之家”结对共建活动,发动全行员工捐赠文体用品等爱心物资,与留守儿童共度“六一”、中秋等节日,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港湾”,累计投入资金4万余元。

  深入乡村,用情服务。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 供图
深入乡村,用情服务。邮储银行开江县支行 供图

  该行在各大营业网点设立“户外劳动者驿站”,配备休息桌椅、微波炉、饮水机、手机充电器、书报、急救箱等设施,关爱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及特殊群体。

  另外,该行还开展进广场、进社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向社会公众详细讲解存款保险、征信、反洗钱、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网络安全、拒绝跨境赌博等金融知识,引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自觉抵制网络金融谣言和金融负能量,增强广大群众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助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