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建议用AI为新型电力系统赋能
2025年03月06日 16: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6日电 (单鹏)“AI算法能够对电网运行进行全面优化和智能调度,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北京接受采访时建议,用AI为新型电力系统赋能。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加速以及我国“双碳”目标推进落地,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装机规模实现大幅增长。由于可再生能源先天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季节性特点,高比例接入电网客观上加大了电力供应的保障难度。因此,今年全国两会,刘汉元呼吁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刘汉元认为,可再生能源正加快从补充能源向主力能源转变。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不含水电)发电装机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4.1亿千瓦,提前完成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承诺的“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2024年,光伏、风电发电量合计达1.8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接近20%。

  “历史上,我国电网呈现‘重发轻送’的特点,过去为‘集中发、集中送’建立的电网和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已不能适应大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问题,导致电网的安全运行风险增大。”刘汉元分析称,目前中国电网建设滞后于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影响能源转型、阻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主要瓶颈之一。

  在刘汉元看来,加快推进电力系统转型升级,加速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已迫在眉睫。他建议推动AI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等深度融合;加快特高压外送通道及跨省跨区通道建设,完善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持“源网荷储”项目发展,鼓励智能微网、虚拟电厂等新型示范项目的投资建设;加快构建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为主,电动汽车等其他多种储能形式为辅的综合储能系统,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