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洪雅:废渣变资源绿色产业显活力
2025年07月07日 21: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7日电 (刘忠俊 蒲训训)洪雅县青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工科技”)7日透露,凭借钙芒硝矿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企业将当地废弃的钙芒硝尾矿转化为硫酸铵和小苏打,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研发人员正在进行实验。蒲训训摄

  据了解,青工科技历经上万次实验,在钠、钙分离及硫酸钠转化工艺流程上取得突破,完成技术本土化培育,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目前,其技术参数工业适配率达90%,实现“三废”零排放,拥有1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项。“在实现钠、钙分离,将尾矿转化为碳酸氢钠和硫酸铵过程中,要解决参数适配实际工业生产的问题,难度非常大。”研发团队负责人何军称,这需要进行大量实验,只能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

  青工科技年处理钙芒硝矿固体废弃物40万吨,年产10万吨硫酸铵、10万吨小苏打,年产值3亿元,是全国唯一实现芒硝尾矿处理转化连续性生产的企业。企业二期项目已启动,产业链将延伸至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废渣变资源的成功实践,为四川乃至全国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洪雅方案’,也凸显出新质生产力在工业生产中巨大的生命力。”洪雅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总经济师刘洪表示。

生产工人正在运送即将出口的硫酸铵成品。蒲训训摄

  洪雅县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鼓励发展新质生产力。青工科技项目《晶续新生》在四川省第五届“天府杯”创业大赛中获三等奖,为眉山市唯一获奖项目。洪雅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2024年,29家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项目89个,研发费用1.29亿元,同比增长22.9%,推动了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