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7日电 (李同周)1-5月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达58.2%、59.2%;新签约的17个项目中有6家已投产,新开工建设项目13个,标准化厂房出租率达100%……半年来,西充工业交出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一串串跃动的数字背后是西充县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攻坚突破行动,全力以赴抓招引、强保障,凝聚全员合力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加速壮大的生动实践。

链式攻坚: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崛起”
从高空俯瞰临江新区西充片区,现代化的厂房与错落的建筑群交相辉映,比肩而立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共同勾勒出气势恢宏的“产业矩阵”,展现出这片区域的发展活力与无限潜能。
在四川玖族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内,精密压机正有节奏地脉动,微型轴承从流水线上鱼贯而出。这家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超微型含油轴承精度达0.001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20,其中1027系列产品为华为P70振动马达提供核心动能,需在65℃高温环境下以13500转/时的转速持续运转150小时而性能不变。这项技术目前国内仅两家企业掌握,而玖族玺月产能已达6000万只,订单来自华为、苹果、三星等头部企业。
附近的四川圣炘恒辉新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展厅里,技术员手持一片薄如蝉翼的“3A防爆膜”介绍:“透光率98%,抗冲击强度超国标3倍,性能比肩进口,已供货三星。”这家拥有百余项专利的企业,通过政府牵线与园区鸿巨科技深度合作,联合研发的低温碳化散热膜成功进入美的供应链,形成“膜材料-模切加工-终端应用”的内循环链条。西充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补链强链的思路,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园区的另一端,四川毅嘉农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测试场上,一台橘红色履带式拖拉机正轰鸣着攀上40度陡坡。“这是专为丘区设计的‘爬坡虎’,破解丘陵山区农机化率不足的难题。”技术员介绍。装配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组装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其厘米级定位精度可实现每日40亩的作业效率。该企业落地半年即研发7款丘区专用农机,西南地区订单已排至10月,填补了川东北高性能插秧机的市场空白。西充依托“五良融合”理念引入该公司,借势“有机农业”金字招牌构建起“耕种防收”全链条装备体系。
该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园区拓展930亩,4.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被14家企业抢租一空,真空装备、有机休闲食品两大产业跻身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一区多园”模式推动专业化园区加速成型。
从微米级轴承的技术突破,到膜材料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再到丘区农机装备的本土化研发,西充正以“链式攻坚”的路径,实现从单点技术突破到产业集群崛起的跨越。当精密制造的脉动与农机轰鸣交织在这片土地上,一幅以链强企、以企成势的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服务突围:从“政策输血”到“生态赋能”
在四川零零昊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轻点鼠标,“西充惠企通”平台仅用3分钟就完成了新型隔热板研发补贴的精准匹配。“过去找政策、兑政策像大海捞针,现在系统自动推送申报路径,审批效率直接提升70%。”工作人员介绍,这背后,是“数字西充·城市超脑”的升级赋能——通过成功打通12个部门的服务模块,企业高频事项已实现“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预审最快半小时内即可完成。
如果说精准的政策匹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石,那么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就是企业发展的“强心剂”。今年以来,该县各金融机构向工业企业投放贷款1.65亿元,金融“及时雨”的浇灌效果立竿见影,停产两年的四川中专汽车有限公司盘活生产线,成功拿下陕汽集团订单。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生产线上的真金白银和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让账面的数字真正激荡起车间的轰鸣。
企业要轻装上阵,持续降低运营成本,尤其是要素成本是关键。西充降低工业用气价格,同时对燃气设备安装进行让利。“光伏+储能”项目进入实施阶段,预计年内电价再降0.1元/度,一家规上企业预计年可省电费200万元。绿色、低价的能源成为吸引高端制造项目落地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构筑起长远发展的成本优势。
西充的服务突围体现在多个维度的协同发力:“西充惠企通”进化为“政策中枢”,实现“免申即享”资金直达;“金融超市”产品丰富,银行专员驻园服务;“水电气”要素联盟建立重点企业保障包;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破解人才瓶颈……
从政策秒批到金融活水,从要素降本到生态协同,西充以企业全周期需求为核心,打破部门壁垒,构建起政策、资本、人才、技术联动的服务生态。西充的实践深刻表明:唯有将服务内化为滋养创新的生态土壤,区域经济方能根深叶茂、韧性生长,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