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电信:数字助力“山货出山”
2025年09月18日 21:0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8日电 过去,四川偏远乡村受信息闭塞制约:攀枝花盐边县鹌鹑蛋困于深山,达州渠县沃柑难出僻壤,高原牦牛难连市场,信息壁垒成为乡村发展的阻碍。如今,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推进普遍服务建设,5G基站、光纤入户构建“数字天路”,将村庄接入现代经济循环,建设者以科技突破地理阻隔,打通信号“最后一公里”,推动产业、民生、文化发展,助力“山货”走向市场。

中国电信工作人员建社团寨村基站通信线路。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供图

  攀枝花盐边县广东湾村曾因偏远,村民靠断续信号联系外界,农产品行情依赖口口相传,孩子缺优质教育资源,老人看病需翻山越岭,这个苗族彝族聚居地长期处于传统农耕状态。2016年起,普遍服务建设落地,高速移动网络覆盖全村,4K视频通话、在线课程直播成为日常。苗族老人李阿婆说:“和成都打工的孙子视频,能看清他脸上的汗珠子,就像在眼前一样。”

  网络让村里的鹌鹑、花魔芋产业得以发展。10万羽鹌鹑养殖项目依托光纤实现信息化管理,以往禽蛋仅能在周边乡镇低价售卖且销量不稳定;如今村民通过“天府云商”平台掌握市场动态、调整养殖策略,鹌鹑蛋销往全国。花魔芋种植中,村民借网络学习技术、了解价格,避免“丰收不增收”,向规模化、市场化发展。苗族绷鼓节时,村民会用手机直播节庆活动,让外界了解节日文化。

  达州渠县定远镇团寨村曾因通信薄弱,肉牛、沃柑等难以对接大市场,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遇阻。2022年,该村纳入中国电信达州分公司普遍服务建设,建设者克服地形困难架设基站,解决信号覆盖问题,搭建“信息高速路”。

  达州电信推进智慧家庭农场、数字农业合作社建设,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将数字技术用于肉牛精细化喂养、水果种植监测与品质提升。依托电信电商平台,不少外出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直播电商兴起,手机成为对接市场的工具。当地农产品通过直播和电商触达消费者,拓宽销路、提升品牌,实现“山货”变现。

  数字基建同时惠及民生:农村适龄儿童可通过网络获取优质视频教育资源,乡村管理与安防因网络更高效。如今,团寨村信号稳定,肉牛养殖有序,农副产品产销链条完善,村落逐步实现产业发展、生活改善。

  从川南到川东北,通信信号构建的致富通道穿越蜀乡,将乡土产品送往各地。云端赋能助力“山货”出山,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未来更多乡土产品有望走向全国。(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