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工商联界别的政协委员请进12345助企热线提建议,遴选206名青年蓉商代表人士进入全市统一战线人才库,政企“蓉易见”、蓉企市州行,这些创新举措,助力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1月29日,成都市委统战部公布系列数据:2023年,成都各区(市)县组织开展统战部部长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活动,收集民营企业问题建议800余条,办结率86.5%;截至2023年11月,全市“万企兴万村”“兴村”项目4465个、投资总额479亿元人民币,公益捐赠5亿元,各项数据均居四川第一。
谈疑问 提建议
政协委员走进12345助企热线
头戴耳麦,敲击键盘,指尖飞舞,快速记录……成都市“两会”前夕,16位成都市政协工商联界别企业家委员走进成都12345热线,体验并了解12345助企热线工作机制。
沉浸式体验结束后,政协委员和成都市网络理政办相关负责人围坐一起,敞开了谈疑问、提建议。现场座谈会作为一个倾诉口,也是一个贴近企业、直接解决问题的“问答会”。

一场推心置腹的现场座谈会,折射出一年以来成都统一战线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实效。成都市持续开展“蓉商大讲堂”暨企业家沙龙、政企“蓉易见”、民营企业座谈会等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深化民营经济智库建设,挖掘企业人才专家资源,围绕全市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建立“产业智囊团”,为促进产业发展、制定行业规划提出政策建议。
此外,中共成都市委统战部深化“1+N”合作机制,梳理最新惠企助企政策,优化政企“面对面”“键对键”“直通车”等机制;强化金融超市建设,积极推动扩大“蓉易贷”民营企业白名单,推动人才超市深化提能,加强民企用工服务需求对接;助力搭建蓉企全球经贸交流平台,深入实施“百团千企,抱团出海”行动,组织开展蓉企“重庆行”、蓉企“市州行”,引导民营企业抢抓战略发展机遇。
4465个“兴村”项目
投资总额479亿元
青山掩映、绿水环绕,走在成都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的林间小径上,乡土中国的诗意扑面而来,建筑内外随处可见竹编技艺的创造性应用,竹间雅韵满溢。
多年前,这里还是成都西边众多川西林盘中一个不被人熟知的小村落。而如今,小村落摇身一变成为“道明竹艺村”,不仅被全国所熟知,更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的代表,还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村落之美。

道明竹艺村“变形记”背后,是成都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切口,更是统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成都市广泛动员区(市)县工商联、商会组织和民营企业,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截至目前,成都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入库民营企业3868家,“兴村”总数2053个,“兴村”项目4465个、投资总额479亿元,公益捐赠5亿元。
此外,青年蓉商新力量也得到发展。成都市遴选206名青年蓉商代表人士进入全市统一战线人才库;邀请部分青年蓉商进入“同心智库”,103名青年蓉商担任市级及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